病例分析。
C>P<C
(ISN 教学病例
Dr. Leal Herlitz)
• 56岁女性,被认为是继发锂中毒(无活检证实)导致的ESRD,接受一名18岁女性尸体肾移植
• 既往史: 慢性左侧肾积水,需要切除一部分狭窄的输尿管。移植前腹透2.5年
• 自移植以来没有重大事件。已有3次下尿路感染,培养呈大肠杆菌阳性,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疗
• 目前用药:Tac 2/1,MMF 750/750,Pred 5 mg
• 实验室检查:SCr 0.87;血清中BKV和CMV DNA 为阴性;尿检 蛋白30 mg / dl,红细胞0-3 /hpf,白细胞> 25 /hpf ,硝酸盐+
• 移植后 8个月进行程序性肾活检
1
光镜
光镜:
无明显小管炎及小球炎,小球GBM未见分层。间质局部有肉芽肿样改变,但未见巨细胞。PAS下肉芽肿部位细胞呈现强阳性,部分细胞呈现标靶样(绿色箭头)。在Von Kossa染色下这些细胞呈阳性。
Q
诊断
软化斑(与下尿路大肠杆菌感染相关)
拓展阅读
软化斑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应在任何有免疫抑制并出现肿块的患者中考虑鉴别诊断
• 免疫抑制可包括糖尿病,酒精滥用,以及其他较常见的免疫抑制状态
• 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4:1
• 肉芽肿性炎症通常累及下尿路,15%的患者主要是肾脏受累。肾外累及胃肠道、皮肤、肺
• 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也有克雷伯菌、假单胞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的报道
• 病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受损,细菌清除不完全,溶酶体中细菌碎片积聚,产生Michaelis-Gutman小体(钙化的碎片)
通过对PAS和von Kassa染色的特殊染色进行组织学诊断,可以识别出Michaelis-Guttmann小体
MICHAELIS-GUTTMANN小体是巨噬细胞的包涵体,PAS 呈现阳性,主要成分是钙和铁
培养可以识别致病生物
• 治疗:包括针对病原体的靶向抗生素治疗, 最能在巨噬细胞内集中的抗生素包括Bactrim、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应仔细评估免疫抑制方案
• 鉴别诊断:包括浸润性疾病,如Tb;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有载脂巨噬细胞,但没有MG小体;肾细胞癌不表达巨噬细胞的marker;巨细胞间质性肾炎,大量巨噬细胞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没有MG小体。也与大肠杆菌有关,可能是软化斑的早期阶段
随访
• 再用2周的口服抗生素,不能清除感染
• 进行6个月的静脉注射头孢曲松,感染消除
• 5个月进行随访肾活检,显示临界改变-未经治疗
• 再过8个月后重复肾活检显示无病理异常
• 当前治疗:Tac 3/3,MMF 500/500,Pred 5
• 血清肌酐 0.77 mg / dl
发散性思维:
哪些常见疾病会导致肾活检中肉芽肿样改变?如何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Transpl Infect Dis. 2017;19:e12731
2. Am J Kidney Dis. 2016;68(4):e27-e28
3. Am J Path. 1985;119:5-11
By 肾世风云·Haiyang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