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重要的两把刀:手术台上柳叶刀,手术台下雕刻刀

2020
12/15

+
分享
评论
脊柱医生李维新
A-
A+

手术台上柳叶刀,手术台下雕刻刀

  柳叶刀,手术刀的别称。刀身细长,状似柳叶。薄薄一片,却是医生手上的利刃强兵。

  雕刻刀,雕刻专用工具。小小刻刀下,一个个“生命”绽放开来,将灵气全部凝聚在片片刀影下。

  毫不相关的两把刀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这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生活中离不开的两把刀,这位医生是谁呢?

13421607680945831

  李维新主任,业界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职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工作中无比专注严谨,用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他也是患者口中的耐心、权威的专家,从医20余年,治愈的患者众多,有的患者感激涕零,有的患者数年后还会回来看望他。

  他手持一弯柳叶刀,挽救了许多人的命运。

  然而,工作之余的他更愿意把生活经营得更感性些。雕塑是他的业余爱好,闲暇时间揉捏、镌刻,发现美,塑造美,涤荡心灵。

  许多患者在他的手术刀下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而这双手也点燃了一个个艺术品的生命之火。

493316076809462903105160768094653590141607680946754

  关于这个爱好,李维新主任有话说:

  外科医生学雕塑是有必要的,我们用语言、文字描述解剖是有一定的信息丢失的,而用雕塑学解剖就会好很多,更加形象,具象化。骨骼、肌肉……一层一层,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雕塑都是在复习解剖!对一位外科医生来说,不管你是什么样水平的医生,养成不断地复习解剖的习惯,百利而无一害。

53911607680946821

  而且雕塑需要耐心、安静,需要思路情绪、精雕细琢,这和手术台上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敬畏生命,也要保持对生命的期望和乐趣。在雕塑中磨砺自己,手术台上也更加得心应手,因为手术过程可能在雕塑中、在脑中反复推演了千百遍。

32291607680946887

  手术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每一台手术都需要精益求精。熟能生巧,外科医生没有捷径。但是把自己的专业和爱好能结合起来,让这一腔热血保持沸腾,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医者初心,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508216076809469501519160768094706510901607680947151

  李维新主任一边拿着柳叶手术刀,一边又握着雕刻刀,不断地前行,怀着激情,一路走来,脚步不停歇。得艺,得医,这可能是就是他的毕生追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雕刻刀,柳叶刀,手术,雕塑,医生,患者,手术刀,神经外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