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高发或与电子产品的普及相关!
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了聚焦中国人群30年来视力障碍、失明的流行率以及原因分析的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博士。
这项研究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并将中国数据与全球以及其他20国集团(G20)国家进行了对比。所分析的视力问题主要包括近视、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群的中度视力障碍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57%,重度视力障碍的患病率为0.25%,失明率为0.48%,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从1990年到2019年,中度和重度视力障碍的患病率增长均比其他G20国家更快。
2019年,中度、重度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整体患病率分别为3.23%、0.33% 和0.61%,相当于分别约有4592万、467万和869万患者。女性视力丧失的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70岁以上患有中度视力障碍、重度视力障碍和白内障引起失明的女性人数,大约是70岁以上男性的两倍。
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都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白内障和黄斑变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则是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和青光眼。
除了相关眼科疾病,近视是屈光不正的最大负担。过度用眼(即高强度、近距离工作或看屏幕),不适当的阅读姿势以及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用眼都会导致屈光不正。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可能导致近视的高发和低龄化。2013年中国10岁儿童的平均近视率已达到52.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控制的致盲性眼病。尽管不是中国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自1990年以来患病率一直在上升。特别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引起的失明人数大幅增长。
青光眼在中国的致盲眼病中排第三,由青光眼引起的大多数失明是不可逆的。因此,需注意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延迟青光眼的进展和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黄斑变性是中国人群中度至重度视力障碍的第三大常见原因,也是失明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它也是高收入国家视力障碍和失明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老年人群中黄斑变性的患病率更高。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由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引起的视力丧失预计将在未来增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