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社区、乡镇卫生院,需对所有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查,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

2020
12/11

+
分享
评论
健康科普朱医生
A-
A+

新冠疫情防控,国家给基层下达最新指示!


国家卫健委:多地首个病例均在发热门诊发现


12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疫情防控及发热门诊设置管理有关情况。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发表讲话:


“当前发现的病例主要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发热门诊,像北京、大连、上海这几个地方出现的疫情, 第一个病例都是在发热门诊发现的 。另一个途径,也有很多地方发现冷链食品的风险,通过主动监测、检测和筛查发现病例,比如像青岛这些地方。”


并且再三强调, “所以发热门诊在发现病人的哨点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通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查


随后,1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基层下达疫情防控通知——《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


通知明令,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



以下为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规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与运行,充分发挥其“哨点”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发现和预警能力,保障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设置原则

按照《关于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6号)和《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272号)文件要求,以“可设尽设、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为原则,结合各地传染病防控和群众实际医疗需求,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当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并实现“哨点”功能

二、运行模式

发热诊室应当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运行。各地可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等判断运行模式并及时调整,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实现对发热患者的登记、筛查、隔离、报告、治疗、转诊等功能。

三、设置标准

(一)预检分诊设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各地应当制定分诊标准及流程,预检分诊点根据相关标准告知发热患者就诊须知,负责发热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导诊。

(二)工作要求。发热诊室应当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所有到发热诊室就诊的患者,必须登记有效身份信息或扫“健康码”。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需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发热患者提供检测服务。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传染病筛查,对于需要集中救治的传染病患者,尽快转至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病例登记、报告。对于诊断不明确且不能排除传染病的患者,也应当及时报告,并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不得擅自允许其自行转院或离院对于有重症高危因素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需及时转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三)房屋及设备要求。发热诊室应当设在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就诊人员交叉。诊室应符合“三区两通道”(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要求。诊室内应当通风良好,选用独立空调。机构出入口等显著位置有明显标识,引导发热患者抵达发热诊室就诊。发热诊室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独立或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域。有条件的可分设候诊区、治疗室、检验室、药房等。应当为发热患者设置独立卫生间。配备的设施设备应当满足诊室实际功能,包括办公设备、诊疗设备、防护设备及消毒设备等,设施设备应当耐腐蚀、方便消毒。防护设备应当有一定的储备量。

(四)人员要求。发热诊室配备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防护、转运、隔离及消毒等技能,并经过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培训。

(五)感染防控要求。设置发热诊室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健全感染防控制度,做好发热诊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防机构内的感染传播扩散。

四、组织保障

各地要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衔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给予必要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0年12月2日  


总结:

乡镇(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防控新任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须做到这6点要求


《通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内容提出6点要求:


1)发热诊室应当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


2)所有到发热诊室就诊的患者,必须登记有效身份信息或扫“健康码”。


3)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需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发热患者提供检测服务。


4)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传染病筛查,对于需要集中救治的传染病患者,尽快转至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病例登记、报告。


5)对于诊断不明确且不能排除传染病的患者,也应当及时报告,并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不得擅自允许其自行转院或离院。


6)对于有重症高危因素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需及时转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医务人员须做到这5点要求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


2)各地应当制定分诊标准及流程,预检分诊点根据相关标准告知发热患者就诊须知,负责发热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导诊。


3)发热诊室配备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防护、转运、隔离及消毒等技能,并经过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培训。


4)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健全感染防控制度,做好发热诊室的消毒、隔离。


5)医务人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防机构内的感染传播扩散。


房屋及设备须达到这7点要求


1)发热诊室应当设在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就诊人员交叉。


2)诊室应符合“三区两通道”(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要求。


3)诊室内应当通风良好,选用独立空调。机构出入口等显著位置有明显标识,引导发热患者抵达发热诊室就诊。


4)发热诊室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独立或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域。有条件的可分设候诊区、治疗室、检验室、药房等。


5)应当为发热患者设置独立卫生间。


6)配备的设施设备应当满足诊室实际功能,包括办公设备、诊疗设备、防护设备及消毒设备等,设施设备应当耐腐蚀、方便消毒。


7)防护设备应当有一定的储备量。


疫情防控无小事。寒冬降临之际,国内多地已经出现零星新冠病例,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做好居民接诊、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按照国家最新文件,做实做细,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国家卫健委,患者,诊室,机构,传染病,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