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春妹 |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2021
01/04

+
分享
评论
晔问仁医
A-
A+

七 八 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应春妹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人 物 介 绍


应春妹,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以及妇产科领域相关疾病实验室检测;任上海中西医结合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妇幼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检验学会委员,上海检验学会妇儿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师协会检验科分会感染疾病工作组组长,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分子诊断技术准入及基因扩增技术评审专家;参与编著了《血流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等学术专著;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以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等;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其中1名博士研究生)。






1

从医之路

 




 
1967年出生于上海的应春妹,身上总有着一股向上冲的劲。  

 
高考时,一心想学医的应春妹,填报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系,但事与愿违。过了分数线的她,被调剂到了医学检验专业。  

 
一时间,应春妹有些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她的同班同学,大多也是同样的心境,有人甚至想打道回府。但应春妹随即意识到,一味的消沉无法改变现状,她开始调整状态,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天性,尽管专业不是自己选的,但很快适应了,也忽然发现,检验医学也有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青春校园,毕竟是丰富多彩的。应春妹笑道,那时候,除了课堂、操场、图书馆,男生追金庸古龙,女生追三毛琼瑶,晚上打着手电筒读到心潮起伏,眼泪汪汪。  

 
大学毕业后,经过在新华医院短暂的实习期,应春妹被分配到仁济医院的检验科。  

 
仁济医院检验科,当时有微生物室,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和血库。检验科主任认为应春妹是目前相对薄弱的微生物室的合适人选,于是,在她的安排下,应春妹在仁济医院检验科的微生物室,开启了她的“检验人生”。  

 
微生物室主要的工作是检测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涉及各个临床科室,特别是针对感染科和呼吸科的重症病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平时,需要对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进行采集、培养和检验。  

 
同一批进入科室的同学中,对微生物室的工作抱有抵触心理的大有人在。  

 
“在检验科,生化、免疫室的工作相对干净轻松,微生物室却日日与粪便、尿液、痰液相处。患者把这些东西留在容器中,送到科室后,我们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处理,比如把它挑出来接种到相对应的平板上,或者有些涂片,经过染色就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什么病原体。”  

 
应春妹直言,刚开始工作时,也无法克服抵触心理。“屎尿痰血,工作接触的全是脏东西,对女孩子的压力是很大的,直接接触病原体,需要手套口罩全副武装。”  

 
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应春妹开始进入角色,她的内心安静下来,不会再受外界的干扰,每天要做的,就是完成手头积压如山、来不及干的工作。而她对于检验技师的工作,有了一番全新的理解。  

 
“事实上,检验技师是医生的一双眼睛。比如,ICU的病人陷于反复感染的危险中,医生迫切需要得知究竟哪种真菌或是细菌是罪魁祸首,所以检验科的报告至关重要。在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出炉后,检验科往往还负责做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判定抗生素是否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在医院中,不止临床医生需要检验科的数据,很多博士生课题也要寻求检验科的帮助。”  

 
每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在工作岗位上坚持认真做好每一份报告,这是应春妹的日常。  

 
“检验科是辅助学科,但少了它还真不行。每完成一份临床医生等待着治病救人的报告,我都有成就感。”  

 
应春妹认为,一个优秀的检验科医生的培养,首先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几千种微生物中,有70%是常见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便要从中找出一一对应的微生物。不仅如此,如今医疗科技发展迅速,检验技师还要充分了解检测项目的医学原理及临床意义,与临床医生实现高效的沟通。  

 
“需要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微生物的临床用药,比如,一种新药为何会产生耐药?耐药的趋势是什么?在国内与国外的情况是否一致?这些内容都需要去了解。而检验技师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还涉及到标本如何正确的采集和留取。”  

 
同时,科研是最大的竞争力。申请项目、优秀检验技师评选等等,科研都是重要的指标,这对检验技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检验技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而且是终身学习,唐朝刘禹锡说过,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他说的是,以勤奋不息为根本,以日日创新为途径。我把这句话,印在脑子里了。”  

 
1998年,应春妹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时,身边的大多数同学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但应春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普通的检验技师,满足于只做一些机械平常的工作,她亟需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考研的过程是辛苦的,儿子只有三四岁,正是需要细致照顾的时候,只能利用哄他睡着之后的时间,挑灯夜读,抓紧看书。”  

 
岁月,是最好的礼物。努力而执着的应春妹,终于迎来了蓄势待发的那一天。  
 

 


 



2
创新之路  




 
2013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向应春妹伸出了橄榄枝,应春妹应邀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主任。应春妹的到来,带给了红房子医院检验科快速发展的机遇。  

 
她是授命而来的。当时,医院领导对她提出要求,希望检验科有所发展,不只做常规的检验,而是能够为专科临床切实地解决问题,应春妹欣然领命,她知道,新的舞台在面前展开,可以让一个检验技师展现身手,激发最大的潜能。  

 
下车伊始,应春妹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PCR实验室。B族链球菌是引起孕妇围产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前诊断相关指南也明确提到围产期孕妇需要检测B族链球菌(PCR法),所以临床对PCR实验室的需求早已存在。  

 
PCR实验室又叫   基因扩增   实验室。PCR是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简称。是一种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能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  

 
此外,应春妹还深入发展了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达到快速检测病人是否感染的目的;也开展了乙肝,丙肝病毒的基因检测,辅助判断病人感染的病程;率先开展HE4的指标辅助诊断卵巢癌。  

 
除此之外,应春妹还有一大工作目标:人才培养。  

 
45位检验科同事,只有8人有中级职称,没有一个高级职称。“我在科室中寻找科研能力强的医生,适当地为她减少工作压力,鼓励她多去做科研。”应春妹说道。  

 
事实上,以前很多大学毕业初来检验科工作的年轻人,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情绪,此时,应春妹总是尽心尽力帮他们去除内心的疙瘩。“我常常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开始从医时内心的心路历程,同时告诉他们,一切靠自己,只要锐意进取,把握时机,检验科未来可期。”  

 
一晃七年,应春妹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提到检验医学近年来的发展,应春妹难掩喜色。“整个国内的检验医学发展态势良好,设备功能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经费投入,不断有新项目开展,比如基因检测,肿瘤药物的耐药性检查等等新项目。以前微生物的一个鉴定,都是要自己配试剂和生化反应,然后再接种,观察。现在质谱鉴定很快就有结果。”  

 
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应春妹两次获评优秀中层干部,科室在“服务明星”,“优秀窗口”评选中也屡创佳绩。  

 
作为国内检验科少有的博士生导师,应春妹给科室的技师设定了发展规划,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我帮助他们申请了上海市卫健委的课题,帮助他们升职称。但是最重要的事,我相信,我能带给他们信心。”  

 
自从应春妹担任检验科主任后,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会中,检验科也屡屡收到临床各科室的赞美。  

 
“这是大伙儿希望见到的样子,临床提出的各种检测要求,检验科都能够及时完成。”  

 
赞美的背后,是检验科的奉献。为了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检验科从不犹豫。很多以前需要大费周章交由外部检验机构着手的检测项目,如今“四肢力量强大”的检验科,都能独当一面。  

 
在今年复旦大学抗疫表彰大会中,应春妹荣获先进个人。疫情发生后,她启动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极力降低感染风险的同时尽量缩短报告时间,优化临床服务流程;科室根据临床需求,春节期间紧急调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全院迅速开展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工作,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发热等典型症状的相关临床疾病。  

 
应春妹表示,检验科医生在大多数病人看来是有些神秘的,“验个尿,抽个血”,是大部分老百姓的印象,但一个优秀的检验科医生的工作日常绝不止于此。肝功能的检测,血脂的检测,包括疫情中的核酸检测,新冠抗体检测都是检验技师的工作。在疫情中,检验技师冲在最前线,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的性格使然,一直有一股向上冲的劲,不管是哪个专业,总是要做出点成绩的。”  

 
对应春妹而言,选择在检验医学这片肥沃的土地生长,虽然不是初衷,但是人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实习时,看到科室中多为40岁左右,中专学历的检验技师,看到的是未来的迷茫与黯淡。”应春妹说,是不服输的性格,推动着她一路向前,硬生生将一个边缘辅助科室,带出了应该有的高度和深度。  

 
用她科室同事的话说,应春妹以自我的不断奋斗收获了光明,不仅自己在检验领域获得极高的成就,更是点燃整个科室,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转变。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应春妹,检测,临床,医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