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纳入7124例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
编者按:临床治愈是公认的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基于现有抗病毒治疗现状,临床治愈可将慢乙肝患者远期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最小化。近期来自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Grace L.H. Wong)教授发表在AP&T上的最新研究又为这一结论增添新证据,发现无论自发还是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均很低,其中年龄<50岁的女性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肝癌发生风险为0%。
研究方法
患者基线
共纳入7124例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基线平均年龄为58.1 ± 13.8岁,男性占60.9%,肝硬化占6.3%,糖尿病患者占27.9%,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3.5%。
NA治疗组中,患者在HBsAg清除前接受过多次NA治疗。与自发性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相比,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更年轻、更可能是男性和肝硬化患者,糖尿病比例低,且血小板计数更低。
研究结果
自发性或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
肝癌发生风险均很低
中位随访4.3( IQR: 2.2-7.6 )年,1.6%的患者发展为肝癌。3、5年和7年的累积肝癌发生风险分别为1.2%、1.6%和1.9%。
自发和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中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6%和1.3%。
倾向性评分(PS)后的逆处理概率加权法(IPTW)分析自发和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
PS前自发性HBsAg清除的患者3、5年和7年累积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3%、1.7%和2.0%;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的3、5年和7年累积肝癌发生率分别为0.9%、1.0%和1.6%(P = 0.499)。
PS后,自发性或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3、5年和7年的累积肝癌发生风险分别为(1.4%、2.0%和2.4%;0.9%、1.1%和1.8%,P = 0.300)。
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持久性佳,
且HBsAg逆转与肝癌发生风险无关
4138例患者随访期间,7.1%出现HBsAg逆转,HBsAg逆转定义为HBsAg清除后HBsAg再次出现。
自发和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的HBsAg逆转率相当(7.0% vs. 7.7%,P = 0.458)。HBsAg逆转与肝癌发生风险无关(aSHR:1.14,95%CI:0.53-2.46,P = 0.730)。
年龄<50岁的女性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
肝癌发生风险为0
多变量分析中,治疗获得和自发获得HBsAg清除相比,肝癌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差异(aSHR:0.75,95%CI:0.43-1.32,P = 0.323),而高龄、男性、肝硬化、糖尿病、低血清白蛋白和高总胆红素与获得HBsAg清除后的肝癌风险增加相关。
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影响,HBsAg清除前ALT、HBV DNA水平和HBeAg状态与HBsAg清除后肝癌发生风险无关。
自发性HBsAg清除的患者中,5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患者的7年累积肝癌发生率分别为3.2%、1.2%和0.8%。
NA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中,5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患者的7年累积肝癌发生风险分别为2.5%、2.2%和0%。50岁前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男性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随访7.7年后发展为肝癌。
所有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女性患者均未发生肝癌。
肝霖君有话说
慢乙肝患者积极追求临床治愈,不仅近期疗效获益,远期结局也将大大改善。近几年探讨HBsAg清除持久性以及远期获益的研究越来越多,肝霖君曾系统分析,无论是自发还是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持久性均较好且远期不良结局风险均可实现最小化(相关链接一,相关链接二)。然而自发性和NA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概率均极低,约0-3%,因此利用好现有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提高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从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是医患共同关注的事。
参考文献:
Yip TC, Wong VW, Tse YK, et al. Similarly low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either spontaneous or nucleos(t)ide analogue-induc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os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