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肺癌筛查:辐射虽不可避免,但更多人从中获益
【杏和医讯】外媒援引《医学快讯》报道,低剂量CT筛查肺癌:利大于弊。
联邦联合委员会委托德国医疗质量和效率研究所(IQWiG)编写的最终报告结论是,对曾吸烟成瘾的戒烟者使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的利大于弊,可以避免很多人死于肺癌,甚至还可能延长其中一部分人的整体寿命。
德国医疗质量和效率研究所的项目团队认为,与不做肺癌筛查相比,使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有一定的好处,也伴随着假阳性和过度诊断的危害。然而,对于曾吸烟成瘾的戒烟者来说,好处大于潜在的坏处。
低剂量CT对肺癌筛查的评估
肺癌是导致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确诊时的中位数年龄为70岁,女性为69岁。肺癌通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因此在确诊五年后,只有1/5~1/6的人仍然生存。
目前,德国缺乏系统的肺癌筛查,低剂量CT也不属于法定健康险的服务范围。依据《辐射保护法》规定,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目前正评估连年进行低剂量CT检查(包括后续诊断)所产生的辐射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低剂量CT筛查可降低肺癌死亡率
研究中对9万多人进行了8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显示,低剂量CT筛查对曾吸烟成瘾的戒烟者的好处是,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可避免5‰的人死于肺癌。
相比之下,低剂量CT筛查在全因死亡率方面没有显示出统计学优势,这可能是因为战胜肺癌的人却死于其他烟草相关的疾病(比如其他类型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然而,所有集合研究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了全因死亡率的降低。
在对特定疾病的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总体权衡中,德国医疗质量和效率研究所在其最后报告中得出结论说,与不做肺癌筛查相比,使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有一定的好处。
误诊和过度诊断很少见
假阳性结果本身就意味着对受影响的人造成伤害。肺癌的诊断还需要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认,这就像任何诊断和治疗一样,都存在副作用和并发症风险。例如,手术干预时经常发现肺部没有肿瘤,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中的危害风险各不相同,1‰~15‰的人因假阳性筛查结果接受了本可以不做的手术。
过度诊断可发现肺部肿瘤,不筛查就永远不会发现这些肿瘤,也就永远不需要治疗。在所分析的研究中,被过度诊断的风险也存在巨大差异,在受邀筛查的人中,有0~22‰的人可能受到过度诊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筛查阶段确诊的肺癌患者,其过度诊断的风险在0~63%之间,因此,优化筛查策略对过度诊断风险的降低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曾吸烟成瘾的戒烟者来说,利大于弊,有迹象表明与不做肺癌筛查相比,低剂量CT筛查有一定好处。
筛选策略至关重要
最佳筛查策略是低剂量CT筛查肺癌正损益比的基础。为此,必须通过吸烟行为和和预期寿命来尽可能精确地确定高风险人群。正如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筛查在实践中应有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诊断算法、设备类型、随访等)来支持。
目前正在对用于肺癌筛查的低剂量CT进行更优配置。比如,到2024年底,由2.4万随机对照试验对象组成(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4万人)、德国研究机构参与其中的欧盟项目“4-IN-LUNG RUN”,正对基于风险的检查间隔与实施战略的安全性进行调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