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的终端在千家万户。
冷链虾、冷冻牛肉、冷冻猪肉……
近来,国内多省份频繁曝出冷链环境中
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12月2日晚21时,玉环市疾控中心在城关中心菜市场猪肉摊位采集的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日常监测样本中,发现一份巴西进口的冷冻猪后腿肉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当地迅速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连夜对市场外环境和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毒工作,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倒查工作。
目前已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55人,并采集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已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采集城关中心菜市场外环境及重点食品样本30份,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对城关中心菜市场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对阳性样本所在摊位及周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封锁,对储存过该批次货物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经“浙冷链”系统追溯,涉事产品为冷冻猪肉(去骨后腿肉),系巴西进口,经上海洋山港于2020年9月28日入境。
目前货物溯源流向情况已基本掌握,货物流通涉及的椒江、黄岩和临海均已开展货物和人员的追踪、调查和处置,有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冷链的终端在千家万户,“冷链藏毒”的风险不得不防。那么,疫情之中,我们在购买和食用冷链食品时究竟要注意什么?浙江省疾控中心环健所副所长陆烨副主任医师给出了相关解答。
01
什么是冷链食品?
冷链是一种低温保鲜技术,其原理是低温环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避免食物、药品等被微生物破坏,达到保鲜的效果。冷链技术,多用于远距离的食物储存运输。
冷链食品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前者是指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品,比如果蔬类和冰鲜类肉食;后者是指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比如冷冻禽肉类。
02
低温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
就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来看,它的物理特性表现为“粘”,尤其是能吸附在塑料和纸板一类的材质上并能持续生存很久,冷链创造了一种相对低温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新冠病毒保持活性的时间可能更久。加上生鲜售卖环境大多较为潮湿,这也为新冠病毒的存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密闭场所中工作人员的走动、大声交谈等也会加速病毒传播。
03
食品包装检测出阳性就会传染吗?
04
选购食用上要注意些什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