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脑中风、心梗、猝死......警惕夜间高血压!

2020-12-03   老同学大夫

夜间高血压容易诊断,不难管理,关键是提高警惕,多加关注,只有这样,才可能尽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我国是高血压人口大国,但目前也只有一半的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这其中很多人也只知道自己白天的血压,对夜间血压没有概念,更没有去关注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什么是夜间高血压?


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将血压的波动曲线分为4种形态,即杓型(夜间平均血压低于白天10—20%)、非杓型(夜间血压低于白天10%以内)、反杓型(夜间血压相当于或高于白天血压值)和超杓型(夜间血压比白天低>20%)。


 


其中,杓型血压是正常人的血压状态,而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即是夜间高血压(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有美国的学者发现,约41—53%的高血压人群有夜间高血压,而中国的研究数据是夜间高血压患者比例达49.3%。



 

夜间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有研究表明,夜间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大于2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血压及诊室血压。夜间高血压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脑中风、心梗、心衰、肾衰及猝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因此,夜间高血压是一个不可忽视、不能忽视、必须重视的健康问题!



 

夜间高血压怎么诊断?


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能够了解自己的血压曲线类型,明确有无夜间高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发现夜间高血压后,该怎么办?


首先,必须将降压药调换为长效降压药,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尽可能达到24小时;


换药后如果夜间血压还不能达标,可以将降压药的服用时间调整为午后或睡前。


一段时间以后,再作动态血压监测,以确认夜间高血压是否得到了控制。


 


总之,夜间高血压容易诊断,不难管理,关键是提高警惕,多加关注,只有这样,才可能尽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脑中风,心梗,高血压,仅供参考,杓型,夜间,血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