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出道”,它与DRG到底有何不同?

2020
12/03

+
分享
评论
金豆数据
A-
A+

如果你还分不清什么是DRG、什么是DIP,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有奖调研 全国三级医院CMI值现状调研

2020年不仅是国家组织开展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的第二个年度,此时DRG在顶层制度设计和地方层面的探索实践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年10月,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方法开启了迈向全国的步伐。

DRG与DIP共同推动着我国医保支付改革工作进程。一方面,我们感慨这个时代就是改革的好时代,医保支付改革的工作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在业界和社会上大家有很多疑惑,“既生瑜何生亮?”DRG和DIP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我们如何将两者有效的衔接起来?

今天小编将DRG与DIP做一次全方面的比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什么是DRG?什么是DIP?

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一个重要工具。DRG 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即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

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是利用大数据优势所建立的完整管理体系,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全样本病例数据中形成每一个疾病与治疗方式组合的标化定位,客观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状态、资源消耗水平与临床行为规范,可用于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医院管理等领域。


DRG和DIP如何分组?有何不同?

DRG 分组采用病例组合(Case-mix)思想,疾病类型不同,应该通过诊断区分开;同类病例但治疗方式不同,亦应通过操作区分开;同类病例同类治疗方式,但病例个体特征不同,还应该通过年龄、并发症与合并症、出生体重等因素区分开,最终形成 DRG组。CHS-DRG有 26个大类即MDC, 376个核心ADRG,核心 ADRG细分形成618组。具体分组逻辑如下图:

DIP采用疾病诊断分类及代码(ICD-10)前四位亚码对病例进行疾病诊断组合,然后对每个疾病诊断组合按使用的手术操作分类与编码(ICD-9-CM-3)技术进行分类,如同一病案中有多个手术操作分类与编码时,可将各编码叠加作为新的分类,最终通过对临床疾病中“疾病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随机组合,穷举形成DIP的病种组合。目前国家大概有1.4万多组用于付费。具体分组逻辑如下图:

总结:

DRG和DIP的原理都是数学的统计分布,DRG的分组基于医学逻辑,只要医学诊断相同,费用就趋同;而DIP分组与医学逻辑无关,只要诊断和费用相同,即可分组。为了更方便理解,我们打一个比喻:DRG好比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排球、跳水…)可以入围。而台球、围棋等入不了DRG,但是DIP包括了它们所有细分的运动项目。


三、DRG与DIP在实际中如何付费?

DRG付费标准的基础公式是:各DRG付费标准=当年DRG费率*各DRG调整后权重。具体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以调整后 DRG 权重为基础,根据当年住院医保基金预算,结合预测住院人次,计算出预测住院总费用。再以预测的住院总权重为系数,将年度病人总费用分配到每一个权重上,即计算出各类医院的费率。那么,每个DRG组的付费标准就是每个DRG组的权重乘以费率。

DIP的病组支付标准的基础公式是:DIP的病组支付标准=DIP分值*结算单价,DIP分值=某病种组合平均医药费用/所有出院病例平均医药费用,结算单价计算步骤如下图:


我们可以了解到DIP付费采用工分式原理,将不同病种医疗权重和费率的相对比价关系,算出每个病种的分值,年终再来进行清算,可以通俗理解为是区域内的全病种加点数法的付费原理。


四、DRG与DIP的优劣对比


五、试点城市超DRG一半!DIP更有优势?

2019年5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30个DRG试点城市名单。2020年11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DIP初期试点名单上,共包括71个城市。

从试点城市名单分布来看,DIP的试点城市数量一上来就超过了DRG,这显示出了DIP在现在中国的医疗环境里更接地气。但这并不代表DIP相比DRG就更有优势,有业内专家认为:病种分值付费在当前我国各统筹地区医保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DRG-PPS付费,相对简单易操作、管理难度较小,特别对于基金紧张地区易于实现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从发展方向来看,病种分值付费是中阶版DRG,DRG-PPS是高阶版DRG,改革趋势上,DRG-PPS付费应当是未来的终选路径。


★ 结语 ★

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是医保从项目付费时代的数量付费向病种付费时代的质量付费(也是价值付费)的重要的变革,本质上是为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促使整个医疗行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让医改往更本质的地方推进。

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啦,我们会继续更新最新所有关于DRG的知识,喜欢的话赶紧关注金豆数据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DRG,DIP,医保,付费,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八季) 加入
  • 中国医院管理奖(第七季) 加入
  •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提示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