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毫升气体,才会引起气体栓塞?
输液过程中,患者一看到气泡进去就非常紧张,气体进去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甚至有没有可能致命?如何跟患者解释气体栓塞呢?
大量气体短时间内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我们称为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多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气体由静脉缺损处进入血流所致。如头颈手术、胸壁和肺创伤损伤静脉、使用正压静脉输液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气体可被吸气时因静脉腔内的负压吸引,由损伤口进入静脉。
气体进入静脉后,沿各级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气体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气体量大,随着心脏跳动,使气体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死亡。
@
人体静脉到底注射多少气体才可能致死 ?
@
液体输完了真的会进气体吗?
@
减压病也是气体栓塞的一种
@
立即解除进气的因素,若输液过程中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立即高流量吸氧。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空气较多时,影响到心脏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
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减少脑水肿药物、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立刻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处理过程。
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