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安全套吗?”“我不喜欢戴那东西。” 男大学生以为遇见“真命天子”,没想到竟是颗“温柔炸弹”
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你有安全套吗?”
“我不喜欢戴那东西。”
大四那年,我在学校的话剧社里遇见了他。他很主动地追求我,我看人不准,只是觉得他很诚恳,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作为性少数,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段“感情”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珍惜,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在一起”了。
那时候我问他:你有安全套吗?
他说:我不喜欢戴那东西。
我没多想,说:有空我们一起去做个HIV检测吧。
他眼神一闪,马上说:做那玩意干嘛?我又没病。
我选择了信任,因为我和所有感染了HIV的人一样,都天真地以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
交往几个月后,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变化,嘴角里的口腔溃疡好几个星期都没有消退,手上、背上长满了奇痒无比的湿疹,而且,我开始高烧不断。
我告诉他我身体的不适,他冷冷地回复我:你是不是中标了?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问他:什么是中标了?
他说:中标就是得艾滋病了。
我竟然没放在心上,因为他言语中那么平静。为了符合他的“癖好”,我们从来没有用过安全套。
如果我真的感染了艾滋病,他怎么可能这么淡定?
他静静地说:我们分手吧。
我永远也忘不了去医院等检查结果的那天,医生让我坐下,然后递给我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HIV检验阳性告知书”。
我无法用语言形容那一瞬间的感受,仿佛突然从高处坠落,那样无助,那样惊慌,那样无能为力。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天塌了”的感受吧。
我突然明白了他为什么从来都不用安全套,为什么可以那么平静地说我“中标”了,为什么在我“HIV急性期”发烧的时候分手。原来那不是爱情,那只是一颗温柔的炸弹。
上述内容来源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作者UNAIDS
艾滋病又叫HIV,主要是破坏人体的淋巴细胞的一种病毒,最后造成人体免疫缺陷的一种传染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因为母体的血液进入胎盘、分娩时的产道感染和哺乳时通过乳汁的感染。只要有任何的体液接触都会导致传播的发生。
预防艾滋需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要通过控制性传播途径,大家一定要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谨慎交友,提倡安全性行为,控制自己的性欲,尽量杜绝婚前性行为或者正确使用避孕套。
2、避免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不明的血液、精液、或乳汁。不接受来源不明的献血或输入血液。
3、不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或者注射器。
4、远离毒品。
72小时内的药物阻断
如果你不小心和HIV感染者发生了性行为,或是接触到了HIV感染者的血液,还可以在72小时通过药物进行阻断!
这里所说的「药物」不是一种药物,而是一套治疗方案,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推荐的治疗方法,用专业的话来说,这叫「暴露后预防」。
虽然不是 100% 保证能避免,如果不幸可能与艾滋病人有高危接触,那这就是一线希望,或可通过这种方法,避免感染和终生服药。
时间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是开始的时间:
在暴露后两小时内服用,是最好的,但 72 小时内都可以。要记住,越快,越早,越好!
一是持续的时间:
服用阻断药的时间是 28 天。这 28 天,可能会有一些药物引起的不舒服,但要坚持,药不能停。按时按点完整地服药,是最保险的。
所以,发生高危行为后,尽早进行充分的、强有力的、多靶点的药物阻断,可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当然,药物不会杀死病毒,但这些进入人体的病毒,会被药物形成的「屏障」局限在某些细胞里,它们不会继续复制和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在它们自己生命周期里,会逐渐死掉,然后被人体代谢掉,这样病毒就被从体内清除了,也就没有被感染上 HIV。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