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危险信号,预示出血性脑卒中的到来,一定要及时就医!

2020
12/02

+
分享
评论
狄普医生
A-
A+

若中风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猝死和后遗症的几率也会相对降低。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中风”疾病,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上将其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和出血性两个种类。

它和被风吹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血栓诱发的严重性疾病,且中风往往是突然性发作,在严重情况下甚至还可能会猝死。

中风之所以容易找上中老年,就是因为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是长年累月血管伤害的“结果”。有数据研究表明,大约有93%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存在高血压问题,特别是h型的高血压,发生中风几率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高出5倍之多,除此以外,长期存在高血脂也是造成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血压或高血脂疾病的不断伤害,动脉血管壁逐渐硬化、出现炎性反应,脂类物质不断在血管壁上堆积形成斑块,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之下,斑块脱落变成“血栓”,中风也会因此找上自己。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脑组织处于缺血氧状态下,就会坏死或软化,而当发生出血后,更是会造成大脑组织的严重损伤,从而增加猝死风险。

虽说脑中风是突然性的,但在中风发作前,身体也并非是毫无征兆,以下四个症状出现,就可能是脑卒中发出的信号:

1、突然出现的剧烈眩晕或头痛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对于头痛或头晕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当中风发作前,这种情况就会有些许变化。近期经常感觉突然性眩晕或头痛,但持续时间并不长,在几十秒或几分钟内症状消失,如同常人一般,那就可能是“一过性脑缺血”信号,说明你的大脑血管已经出现了问题。


临床上,有很多脑中风患者,在病发前的几天,频频出现眩晕、头痛等表现,但由于持续时间短暂,所以直接将症状忽视了,直到中风发作时才回忆起预警信号。所以,若一周内频繁有类似表现,及时就医检查很有必要。


2、打哈欠、嗜睡

有临床统计发现,大部分中风患者在发作前的一段时间,都出现了嗜睡、打哈欠等表现,特别是以“打哈欠”最为多见。这是因为大脑组织缺氧,从而刺激到了中枢系统,让机体以打哈欠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氧气供给,而且在脑组织极度缺氧的情况下,嗜睡也会找上自己。


3、一侧肢体异常

脑中风发作前,大脑组织就已经处于缺血氧状态下,从而对中枢系统造成影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早期多以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为主,在中风发作前的一段时间,会突然出现走路摔倒、端不起水杯、无法正常迈步等情况。


4、语言障碍

受脑中风影响,患者前期会突然出现意识、语言或理解障碍,可在某一天发现自己说话不清楚、无法正常表达话语、甚至是无法正常说话等症状,随后可出现嘴眼歪斜、流口水等异常,这和神经功能障碍、无法支配面部肌肉活动有直接关系。


以上四个症状出现,都可能是中风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是突发的一侧肢体麻木、嘴歪眼斜等,需立刻就医进行检查。若中风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猝死和后遗症的几率也会相对降低,而相反的,若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不仅会增加猝死风险,即便是经过了科学治疗,也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信号,预示,危险,高血脂,高血压,症状,脑中风,突然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