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供暖季,如何赶走“暖气病”呢?

2020
12/01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暖气来了,可要预防“暖气病”!

冬季降临,北方地区逐步进入供暖季。暖气来了,人们享受室内温暖的同时,让人不爽的“暖气病”也如约而至。

供暖期间,不少人早上醒来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还会鼻腔出血,这是由于家里暖气温度过高、空气干燥造成的。如果干燥持续时间过长,会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再加上为保暖减少开窗通风,灰尘、细菌附着在黏膜上,很容易引发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暖气病’其实不是一种病,不属于医学上的病种,是由于供暖带来一系列的症状。”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严利依说。

北方地区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如果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就会引发人体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一系列的症状统称为“暖气病”。

严利依分析,出现“暖气病”的原因在于,居民一般紧闭门窗保暖,空气干燥、不流通。在这样环境待久了,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热和种种不适感,引发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紧等症状。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大约1000毫升水分。而使用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会加剧,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和皮肤、眼睛等部位都会跟着“遭殃”。

暖气来了,“暖气病”如何不要来?严利依把脉“暖气病”,开出预防方:

1.身体补水

温暖的室内要注意给身体补水。每天需要饮用1.5—2升水,保证人体不缺水。同时可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葡萄等。适当进食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荸荠、豆腐、银耳等。在中医药膳方面,可以烹调雪梨羹、百合莲子小米枣粥、山药麦冬炖燕窝、川贝炖雪梨、玉竹银耳汤等滋阴润燥的食谱。

2.室内加湿

除了用加湿器、摆放水盆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最好选绿萝、吊兰等,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可吸附有害气体。

3.开窗通风

室内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咳嗽、嘴唇干裂等。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最好在18℃到22℃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两次至少半小时的开窗通风。

4.户外锻炼

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以减少“暖气病”的发生。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宜在户外进行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养身健体的运动。当然,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

5.防治感冒

冬季室内温度过高时,人体很容易发生感冒,人的毛孔腠理开放,寒邪入侵,发生风寒感冒。而风寒感冒极易转为风热感冒,即“感冒初期为风寒感冒症状,但很快就转为嗓子疼、大便干等风热感冒症状。”这时患者就要服用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同时搭配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针对感冒后出现的咽喉肿痛、喉咙有异物等症状的治疗用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供暖季,暖气病,赶走,症状,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水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