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前,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施全覆盖。
11月26日,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日常急救服务累计出车41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呼叫满足率维持在95%以上。2022年底前,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施全覆盖。
据北京市卫健委介绍,7月28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电话统一为“120”,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999急救中心)首批20辆救护车、培训合格的126名急救人员纳入120系统统一指挥调度,2021年底前完成过渡。
截至目前,999急救中心纳入120统一指挥调度的车组共出车1.6万余次,日均每车组10次,人员稳定,运行良好。
此外,“北京通”APP开发“医疗急救”功能,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呼叫定位,所有急救车组实现了微信、支付宝付费,目前85%的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宝付费。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衔接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实现院前指挥调度、急救车组及院内急诊信息实时共享。
2022年底前,本市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目前地铁系统已启动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条地铁共105站将全部配置AED。
999急救中心启动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负压救护车从年初的34辆增加至116辆,发热、疑似和确诊病人全部用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共完成相关人员转运任务近2.4万人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