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胃肠镜检查,有不少人内心是抗拒的,认为10分钟的检查就像一个世纪般的漫长。也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肠胃没什么大问题,平日里饮食和消化也挺正常的,自己就不会有胃病,所以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往往也会忽视了胃肠镜的检查。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很多胃肠病疾病在早期时症状并不明显,但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其实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而做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意义就是能够清楚的看到胃肠壁黏膜是否会存在病变,同时也能够清楚的看到内壁组织的结构,对于诊断和预防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当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如胃肠炎、胃息肉、消化道溃疡、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息肉、胃肠道肿瘤等,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发现上述的疾病,有些胃肠道的良性病变会逐步发展为消化道肿瘤,因此能早期发现这些病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非常重要,所以现在胃肠镜检查成为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
鲜明、清晰的腔内图像动态地呈现于屏幕上,把食管、胃、十二指肠降部的粘膜病变看得清清楚楚。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息肉、肿瘤、粘膜肥厚、血管走向、静脉曲张及腔内异物都能分辨明确,并重点取像。而且镜下能取病变组织做病理细胞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从而确诊各种肠胃病的性质。现在胃肠镜检查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比较表浅,患者睡一觉醒来就做完检查了,没有太大感觉。- 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腹胀、腹痛、反酸嗳气、吞咽不适、哽噎感、呃逆及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黑便等。
-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的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相符合者。
- 需要随访的病变,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术后胃出现症状者
- 适于胃镜下治疗者,如胃内异物、胃息肉、食管贲门狭窄者。
胃镜检查:借助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光导纤维+高清摄像头),伸入胃腔、十二指肠腔,观察粘膜,拍摄或治疗。
胃肠镜检查是食管、胃、肠疾病诊断的优选手段,也是食管、胃、肠道早癌筛查的至佳方法。- 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排便异常、低位肠梗阻
- 钡灌肠检查异常不能确定的病变或检查结果与症状不符者
- 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肠镜复查或肠镜下治疗者
肠镜检查:借助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直径约1厘米,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像头),让医生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也是结直肠癌的诊断的“金标准”,不仅可确诊
病变,还可切除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癌前列腺性息肉等病变。①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动期、心力衰竭。(相对禁忌证:急性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经过治疗可恢复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哮喘发作期等)如果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息肉史的人,建议2-3年进行一次;45岁~50岁以上健康人群,建议3-5年定期筛查一次。在做肠镜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让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1. 检查日前一晚,体检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质食物(无渣饮食,如清汤、白糖水、蜂蜜水等);
2. 禁食乳制品(如牛奶、椰奶、奶油浓汤等),不吃高纤维蔬菜、水果,禁吃红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等;
3. 服用医生开的泻药清洗肠道,服药期间要来回走动,轻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
4. 检查前一般需要做传染病筛查、心电图,老年人及需镜下治疗者要检查凝血功能,无痛肠镜要做麻醉评估。
5. 无痛检查者必须有成年家属陪同。检查结束后建议24小时内不要开车,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