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真是变化多端,颇费了些周折”。
年近70岁的郑先生,不幸中有幸,折腾了3个月的毛病终于确诊了。我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主任医师感叹道:“这种癌真是变化多端,颇费了些周折”。
追根溯源揪出隐藏很深的癌
3个月前,郑先生出现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的症状,家附近医院CT检查显示声带、室带增厚,高度怀疑喉癌,但住院手术活检结果仅是轻中度异型增生。
因郑先生嗜好烟酒30多年,医生还是怀疑喉恶性肿瘤,就推荐他到以激光微创治疗早期喉癌见长的我院耳鼻咽喉科苏立众主任这里诊治,因为用激光可以精准切除并活检。
图片来自摄图网
没想到,整个确诊过程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苏立众这次活检特地使用了激光,精准且较深地切取病变组织但创伤不大,大片可疑病变部位完整切除。2天后,加急的病理报告显示仍是喉黏膜轻中度异型增生,最多算是癌前病变。
就在这个时候,同时进行的颈部淋巴结B超有“收获”了!显示患者左侧颈动脉三角有一颗淋巴结,直径2厘米,怀疑肿瘤转移灶。苏立众马上联系超声科为郑先生进行B超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术,果不出意料,显示转移性鳞癌。
“既然是转移性癌,究竟是从哪里转移过来呢?难道喉癌活检还是没有取到?病人除了声音嘶哑、咽喉不适外,没有其他症状啊。”凭经验,苏立众决定另辟蹊径,采用全身PET-CT检查。很快,结果显示,其鼻咽部微小可疑病灶,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苏立众接着用鼻咽镜检查,发现表面粘膜有一处略有隆起,取两块组织,病理确诊为鼻咽癌。
鼻咽癌、喉癌,这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两大常见恶性肿瘤,却很少见同时出现。
接下来马上治疗,效果较理想,患者于近日出院。
苏立众(右4)及团队正在查房(资料图)
浙江是这种癌症高发地区
苏立众介绍,鼻咽癌在广东发病率最高,一般鼻咽癌发病率在10万分之3左右,而广东发病率为10万分之6左右。实际上,广西、福建以及我们浙江也都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在浙江,又以温州的发病率最高。一般来说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更容易得病,男性得病的概率是女性的两到三倍。目前该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最小年龄的病人才12岁。
鼻咽癌的发病和遗传、饮食、病毒感染、环境等有关系。“两广、浙江人饭桌上少不了腌菜、腌鱼、腌肉,腌制的食物当中,富含亚硝酸铵,而研究发现,亚硝酸铵是公认的致癌物。前几年罹患鼻咽癌的韩国明星金宇彬,可能也与韩国人喜欢吃泡菜有关。另外,就是EB病毒了。EB病毒是一种感染最广泛的疱疹类病毒,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致癌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吻和嘴对嘴喂食等行为方式增加传播机率。”
为何鼻咽癌容易误诊漏诊呢?苏立众说,鼻咽癌患病年龄跨度大,从孩子到老人,男女都会患病,最重要的是它会以不同面目出现,通常鼻咽癌有如下症状:
痰中带血或涕中带血
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
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通常出现在单侧,是肿瘤压迫咽鼓管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者鼻咽部必查。经常有病人反复以分泌性中耳炎到门诊就诊,治疗了好几个月,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肿大或鼻出血或头痛等症状后才发现是鼻咽癌引起的。
头痛
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这类病人误诊率也很高,往往辗转于神经内科、眼科、神经外科,甚至精神卫生科。
颈部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本例病人也是先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继而发现鼻咽部病变的。
复视
看东西呈双影。若滑车神经受侵,可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累。
面部麻木感
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
鼻塞
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
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
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
眼睑下垂、眼球固定
与动眼神经损害和视神经损害或眶锥侵犯有关。
苏立众提醒
鼻咽癌的首发表现如此变化多端
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
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