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优化了急诊就医哪些流程?
儿子豆豆一岁半,昨晚突然高烧39.5℃,退烧贴、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无效后,立马去医院挂急诊,检查后各项指标正常、开了药回家观察。担心的石头暂时可以放下,回头想了一下,急诊就医的整个流程相比之前看病有了很多改善。本文根据实际就医流程,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下疫情对急诊就医流程带来了哪些流程变化。
关于“急诊”,对于大家并不陌生。
家庭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小病小恙,特别是发生在晚上的食物中毒、阑尾炎、高烧等情况,不得已就要去看急诊。特别是家里有老人或者小宝宝后,夜间急诊是一门必修实践课。
首先,非疫情情况下的急诊就医流程是怎样的呢?
1 窗口挂号,窗口工作人员一般会简单问下就诊科室、病情等大概情况;2 扫码排队,到达护士站根据挂号凭证扫码加入排队序列在诊室外等候;3 就诊开单,医生根据面对面病患交流判断、开出检查单或者直接给出治疗方案;4 缴费、检查、看结果,病人缴费后做检查、领取检查结果、拿结果给就诊大夫看结果,直至就诊结束。
以上就是常规的急诊就医流程。根据本人急诊亲身体验,在最后一步骤中的“看结果”环节有很大改善。
由于疫情,给急诊就医流程带来了一些改变:
1. 进院前安检
由于疫情,特别是作为疾病治疗主战场的医院,对于疫情的控制更加重视。医院大门是控制整个医院防疫环境的第一个关口,除了常规安保外,还需要测温和个人健康证明,比如北京健康宝的个人健康状况查看。
2. 再次扫码排队
在第三步医生开出检查单后,就诊病人去缴费、做检查、等结果的以上流程不变,当扫码取出检查结果单去给医生看结果时,就发生了流程变化。由于疫情的缘故,还需要再次去护士站做登记、等待叫号后再去医生办公室交流查看检查结果。
这一步中提到的“再次扫码排队”,对就诊体验有哪些改善呢?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 流程固定 对于护士站工作人员、就诊者都会形成一套“签到、排队、就诊”的固定流程,固定的流程会给人一种稳定、高效的感觉;2 就诊人 排队等待叫号,对当前就诊排队信息一目了然、不会被插队;3 其他就诊人 按照签到顺序排队等候,初诊等候与看结果等候通过后台算法排列优先级叫号。
一般情况下的急诊科室门口都挤满了人,一帮大人抱着小孩子恨不得马上让医生给诊断,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先挂号、挂号后还需要凭借扫码在护士站登记,直接冲进科室却看不了病,然后骂医院的流程复杂看病效率低。门急诊大厅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助设备,有挂号缴费的、有打印检查单的、还有预约挂号的等等的设备,很多的家长还喜欢去人工窗口排队缴费、甚至是无效排队,这些都需要医院有更好的宣导和赋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