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放疗怎么做?一文读懂!

2020
11/30

+
分享
评论
肿瘤说
A-
A+

肿瘤不是已经切干净了吗?为什么后面还要做放射治疗?

王女士是一位公司白领,人到中年,事业家庭还挺顺利,今年体检却发现了乳腺癌。

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及时发现,肿瘤还处于早期阶段。后来她接受了保留乳房的根治手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恢复的很好。她本以为自己的乳腺癌就算治好了,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了。

在医院乳腺癌多学科门诊就诊之后,医生却告诉她,她还需要接受一个月左右的放射治疗。她觉得十分困惑,肿瘤不是已经切干净了吗?为什么后面还要做放射治疗?

1. 放射治疗是什么?

放射治疗,俗称“照光”,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肿瘤治疗手段。

就乳腺癌而言,手术后以后补充术后放射治疗是为了杀灭保乳术后的同侧乳房、乳房切除术后的胸壁以及区域淋巴结中潜在残留肿瘤细胞,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和提高治愈率。说到这里,很多病人会产生困惑,不是手术都切干净了吗,哪里还要癌细胞需要杀灭?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适用人群

原则上,所有保乳术后患者(包括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都需要接受术后放疗。但是也有部分低危老年患者,在经过多学科讨论后,可以不做术后放疗或者接受短疗程的“部分乳腺照射”。

乳房切除术后的高危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放射治疗,包括:有淋巴结转移,肿块>5cm,肿块侵犯皮肤或固定于胸壁,炎性乳腺癌。但是,具体到每个病人,但是还需根据基础疾病,年龄和术后病理的特殊性等情况进行具体决策。

3. 辅助放疗的疗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总疗程可以短至一周,也可以长达6-7周。

对于少数复发风险很低的保乳术后病人,在经放疗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可以实施一天两次,总疗程一周的加速放疗方案,也称为“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保乳术后患者,有两种疗程可以选择:3周的短疗程(大分割方案),再加上不同组合的瘤床加量,总计不超过4周;或者5周(常规分割方案),再加上不同组合的瘤床加量,总计不超过7周。长疗程和短疗程在疗效方面没有差别,短程方案不良反应略小。

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无论是保乳术后还是乳房切除术后,目前最常使用的还是5周为基础的常规分割方案。保乳术后病人的放疗疗程之所以较乳房切除术后患者长,是因为他们通常需要接受瘤床加量放疗。

4. 辅助放疗的开始时间

对于术后不计划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辅助放疗推荐在术后4至8周内开始。对于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辅助放疗原则上应该在辅助化疗结束后8周内开始,同时放疗开始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血液指标应恢复正常,双侧上肢上举、外展等功能基本恢复。瑞金医院放疗科一直以来致力于优化放疗流程,保证乳腺癌患者在最佳期限内接受放射治疗。

目前对于术后或者辅助化疗后推迟放疗开始时间是不是会影响放疗疗效,仍有待考据。但是,对于本来应该接受辅助放疗的病人,即使是推迟放疗开始时间,对疗效可能的影响非常小,远远优于不接受放疗而带来的损失。

放射治疗期间不需要中断靶向治疗,即使左侧乳腺癌患者接受放疗期间,也不需要中断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在放疗后或放疗前开始都是允许的。

5. 乳腺癌放疗的技术选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出:

三维适形及调强照射有助于改善靶区内的剂量均匀性,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更好的处理乳腺与区域淋巴结照射野的衔接,在乳腺体积大、需要进行区域淋巴结照射的情况下更有优势。同时,推荐采用CT定位并勾画靶区,将CT图像导入三维计划治疗系统上进行计划评估,以准确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TOMO螺旋断层放疗是目前唯一采用螺旋CT扫描方式治疗癌症的放疗技术,将扫描图像精度提高了10倍,而且使患者在每次接受治疗前都可以进行一次极低剂量、图像极清晰的扫描,帮助放疗根据单次放疗时肿瘤的细微变化,优化治疗计划。它既可以做大分割放疗,也可以做立体定向放疗,满足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选择需求。其理想的剂量分布可满足40cm*135cm范围内的理想剂量需求,所有病灶一次照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照射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文章部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乳腺癌,放疗,疗程,剂量,靶区,乳房,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