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血压不稳,快找麻醉医生

2020
11/30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授权转载

近些年,高血压病人逐年增多。这一点,在我们麻醉工作中是深有体会。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患者不重视高血压治疗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即将手术等应激有关。

可以说,管控手术病人的高血压,已经成为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一点,也经常爆发麻醉科与外科的矛盾。举一个例子,经常能碰到外科以为麻醉科借口病人高血压而停手术。甚至有的医院,干脆规定择期手术血压不能超过180/100mmHg。矛盾极端的时候,病人进手术室第一件事就是测血压,一旦血压突破规定界限,对不起直接推回去。
其实,并不是麻醉科不讲人情,更多的是气不过。似乎病人的安全,只是麻醉科的事一样。尤其是专科化越来越严重的各个外科,似乎只专注他们领域内的发展。由于高年资医生只关注外科相关问题,年轻的管床医生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调控不是特别在意。也许,他们还不知道有麻醉科呢。


然而我们要说的是,尽管麻醉科是肩负保驾护航的工作,但是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由于麻醉科的工作更多地被牵扯在手术室内,大量手术室内工作导致麻醉科医师分身乏术,因此在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围术期管理中所能参与的机会还不多。 这样一来,势必需要所属科室的外科在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然而,我们再次然而。外科的这种管理能力,似乎日趋下降。有的时候,我们也尝试理解他们:毕竟他们需要在外科手术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何况,麻醉科已经具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也没必要过多的花费精力。因此,目前的情况是,麻醉科只能尽量抽出精力、抽出时间来参与到患者的术前、术后管理当中。
再说到血压,这确确实实是需要重视的。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高血压,实则为患者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因为,未经系统调整的高血压,其各个器官已经适应了较高血压的灌注状态,而一旦因为失血或者麻醉药抑制循环,均会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另外,这样高血压病人的血管是高度紧张状态,直接导致血管内的血容量不足。 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本就不足的血容量就会显得难以为继,往往导致缺血事件的发生。 这个时候,就不是麻醉医生管理水平问题了。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因此,如果手术患者有高血压或者血压不稳,一定要及时找麻醉医生。 有了麻醉医生的参与,可以让术中安全更有保障。
下面,我们列举一下哪些病人是重点关注对象:
1.多年高血压,未经系统治疗的;
2.多年高血压,胡乱吃药或自行吃药的;
3.对血压漠不关心,实则有高血压的;
4.经常不测量血压的高血压患者;
5.情绪易激动的高血压患者;
5.易失眠的高血压患者;
6.口服可能影响手术计划的降压药,如利血平;
7.为了掩盖高血压,突击大量吃降压药的;
8.嗜铬细胞瘤或者原发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高血压的;
9.甲状腺功能异常的;
10.年轻高血压患者。相较于老年高血压,年轻高血压易受情绪影响,也可能为继发性高血压,并且血压飙高可能性更大,危害也更大;
11.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各个系统及器官功能的退化,并不一定要求老年人的血压降到我们所谓的正常。关键一点,保证脏器灌注。相关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远高于出血性卒中。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血压,医生,找麻醉,高血压,麻醉科,患者,外科,病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