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烧烫伤后还在用牙膏?真正有效的是这5步

2020-11-30   烧伤科临床科普岳林芳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烧烫伤作为居家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几乎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见许多烧伤、烫伤,如蒸汽、火焰、热金属等导致的伤害。无论烧烫伤程度如何,都常伴有皮肤的剧烈疼痛。为了缓解这种疼痛,人们会通过涂抹花生油、牙膏等方式来消炎止痛,却不曾想这样不但不会“雪中送炭”,反而还会“雪上加霜”。

烧烫伤后涂抹酱油、鸡蛋液、花生油和牙膏等方式均是不恰当的,烧烫伤后真正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五步急救法”。

 

12岁以下儿童烧烫伤高发 

这些“危险场景”要警惕


烧烫伤作为居家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几乎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谢肖霞指出,成人常见的烧烫伤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烟头引发着火而导致的烧伤、煤气泄漏引发爆炸而导致的烧伤、电路短路着火而导致的烧伤,以及煮饭过程中如热汤热液、蒸汽(高压锅等)等导致的烫伤。此外,摩托车排气管道、冬季使用热水袋也是烫伤的潜在诱因。


相比于成人,烧烫伤往往更容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小孩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动作快,同时还不懂危险而易遭受各种伤害,其中烧烫伤占据了一定比例。
据有关数据显示,0-12岁儿童烧烫伤占烧伤比例的30%-50%,且主要是因为监护人疏忽,生活热源和电器应用等看管不当、使用不当所致。
除此之外,谢肖霞还指出了生活中儿童烧烫伤的高发场景,即厨房、饭厅和浴室等,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其中,厨房的烧烫伤风险无处不在,小至热水壶,大至高压锅都可能导致孩子烧烫伤;饭厅虽然没有厨房电器多,但是也存在构成烧烫伤的条件,如装满热汤热菜的桌布、横冲直撞的孩子与端着热汤菜的家长等;浴室里装满热水的浴盆,家长不注意,孩子很可能一屁股坐下去。


此外,客厅和室外也是孩子们烧烫伤的高发场景。一方面,孩子喜欢到处“扣”,一不小心就容易“扣”到带电的插座,或碰倒消毒液、酒精等化学品。另一方面,孩子室外误入高压电房、燃放爆竹等也易发生烧烫伤意外。

烧烫伤后牢记“五步急救法”


民间治疗烧烫伤的土方法有很多,甚至不少人现在还在使用,如涂抹牙膏、花生油、酱油以及鸡蛋液等。但是,这些真的有用吗?谢肖霞指出,“这些做法均是不当的,而且缺乏相应科学依据。”

“烧烫伤后的正确处理办法是五步急救法,即冲、脱、泡、盖、送。”谢肖霞介绍,首先第一步,当人们发生烧烫伤后应迅速在流动的冷水下慢慢冲达15-30分钟,直至不痛为止;第二步,待冲洗完毕后,脱去附着在患者伤口处的衣物或佩戴的戒指、手表,无法脱去的衣物可用剪刀剪开;第三步,将创面浸泡在冷水中30-60分钟。其中冬天浸泡时间应为30分钟,水温不低于5℃,水泡不宜刺破;第四步,用干净的布料盖住创面;第五步,尽快送医治疗。


“以上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面积不大,深度在Ⅰ度或Ⅱ度的伤者,而对于那些大面积,深度达Ⅱ度到Ⅲ度的严重烧伤患者,应立即送烧伤专科医院治疗。”

一般情况下,Ⅰ度烧烫伤的患者表现为表面红斑状、干燥;浅Ⅱ度烧伤的患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并伴有大小不一的水泡。而深Ⅱ度烧伤的患者创面表现为红白相间,并伴有小水泡;Ⅲ度烧伤的患者创面像皮革样,又黑又硬。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触电和因化学物品烧伤的患者,不应立即冲水,而应针对性地采取处理,如切断电源或除去患者身上化学物品。

关爱生命,远离烧烫伤



面对生活中随处可在的烧烫伤风险,人们该如何预防呢?


1、热水瓶等可引起烫伤的物品,应放在触不到的地方;


2、避免灯具的开关、插座等导热导电的物品靠近可燃物;


3、吸完烟后将烟头“掐灭”,放在烟灰缸内,不要随意乱扔;


4、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在用火上,建议尽量使用管道煤气,用完后记得及时关好开关。在用电上,尽量不要使用老化电器、不要乱拉电插板,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来源:中山一院)

花生油,牙膏,烫伤,创面,烧伤,水泡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发霉食物把“霉”去掉了 还能吃吗
    打开APP 烧伤科临床科普岳林芳
  • 烧伤创面的处理原则
    打开APP 烧伤科临床科普岳林芳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