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澡也可防心血管病!

2020
11/28

+
分享
评论
姚晶医生
A-
A+

天天泡热水澡VS不泡澡:心血管疾病风险约降3成

生活方式行为与心血管病息息相关,例如吸烟、运动、饮酒、饮食。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生活方式行为中的一种,洗澡可能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一种方法。

近日发表在Heart杂志上的一项包含3万余人的日本研究表明,对于中年人来说,泡澡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每周0~2次泡澡的人相比,几乎每天或者每天坚持泡澡的人出现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分别降低28%、35%、26%、23%、46%。

研究者指出,泡澡可能通过减少高血压等预防了心血管病。

既往有研究提示,多洗澡有助于降糖、降压和控制体重;蒸桑拿能减少心脏猝死和致死性心血管病。

但是,同时发表的述评指出,泡澡和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关系需要谨慎解释,因为在日本,经常有人在泡澡的过程中猝死。

研究分析了3万名中年人(40~59岁),其中发生2097例心血管事件,其中328人冠心病,中风1769人。 在日本,典型的泡澡方式为:将肩膀以下部位浸在40℃~42℃的热水中。(此段转载自:中国循环杂志)

没时间运动吗?天天泡澡也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达35%。不过医生提醒,老年人如果想保养,只要泡脚或是半身浴比较安全。

天天泡热水澡VS不泡澡:心血管疾病风险约降3成

天天运动有助增加心肺功能。在排除如体重、饮酒和睡眠等潜在影响因素后,和每周只泡1到2次澡或完全不泡澡者相比,天天泡澡者可降低28%的心血管风险及26%的中风风险。其中再用水温做分析,天天泡温水澡者可降低26%心血管疾病风险,天天泡热水澡者则可降低35%的风险。

老人泡脚就有帮助

现代人运动量少,血液循环差也引起许多疾病。如果有手脚冰冷、手麻脚麻等循环不良者,可以天天泡足浴,但糖尿病或是有周边血管问题、神经不敏感的患者必须注意水温,以免水太烫引起脚烫伤。

泡热水澡‘起身’、洗冷水澡‘洗时’最危险

泡热水澡时血管扩张,心脏、脑部等中心血液都扩散到全身。泡热水澡时最危险的时机是‘站起来’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中心血液循环到周边组织,突然站起来时,血管急收缩,可能有脑、心血液不足而头昏的危险。洗冷水澡则是洗的时候血管急性收缩,脑和心脏血液不足而容易发生危险。

没有洗冷水澡习惯的人,年过中年不要逞强洗冷水澡。而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要泡热水澡时,建议足浴比较好。最多只做半身浴,以免水漫过心脏产生胸腔压迫的压力而发生不适。

3阶段泡澡最安全

泡澡的时候最好分‘3阶段泡澡’,不要一下全身浸到水里,先坐在浴缸边,从脚开始泡,等适应了再泡到大腿,等3、5分钟后坐进去泡到胸部以下的半身浴。泡澡建议不要超过10分钟,从浴缸起来的时候宜先围毛巾在浴缸旁坐几分钟,等身体适应再起身,就比较不会发生危险。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热水澡,冷水澡,半身浴,泡澡,风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