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内分泌门诊,常常可以听到家长问医生:
“我孩子个子小,可以打针来增高吗?”
“我孩子8岁乳房发育了,可以打针抑制发育吗?”
“打针有副作用,我孩子能不能不打针?”
今天我来谈谈矮小和早熟的孩子什么时候应该“打针”,什么时候暂时不需要“打针”。
现在科技发达,医学治疗水平提高,矮小症儿童可以使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性早熟儿童可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来抑制青春发育。
但老话说“是药三分毒”,世上没有百分百安全的药。
那为什么还要用药呢?这要看使用药物所获得的益处是否大于弊处——权衡利弊。
家长要从小关注孩子的身高,当发现孩子比较矮小,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孩子饮食、睡眠、运动上有没有问题。如果你孩子胃口差、挑食、口臭、大便臭、便秘、常常腹痛、晚上睡眠差、汗多、没力气运动、经常生病,那可能就是这些因素导致身高增长不理想。可以检查微量元素,补充肠道益生菌,还可以让中医儿科医师来调理,增强脾胃功能,一般会有很好的促生长疗效。
如果孩子在饮食、睡眠、运动上以及一般检查都没有问题,还是矮小、生长速率慢,5-6岁时就建议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青春期前一般要明确病因,如生长激素缺乏,就有使用生长激素的指证;特发性矮小,必要时也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建议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孩子到了青春期后,骨龄会进展很快,生长潜力就不多了。
什么样的早熟孩子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呢?
我认为性早熟和矮小治疗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成年身高。早熟晚熟都是熟,只要成年身高理想就可以不治疗。曾有一个9岁女童初潮,当时身高162cm,骨龄12岁,预测成年身高170cm,她父母分别是186cm,和176cm。原来就担心小姑娘以后会长得太高了,现在对孩子预测成年身高很满意,那就不必治疗了。
如果孩子在8岁前就性激素激发诊断为性早熟,当时身高、骨龄可能与年龄相仿,还是建议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如果不治疗,骨龄增加可能明显大于身高的增长,导致成年身高受损。
如果就诊当时就身高矮,骨龄大,预测成年身高就矮,则建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代谢病中心林艳儿科 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和教学工作近30年,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是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研究与诊治,擅长治疗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疾病。
儿童肥胖/脂肪肝门诊时间:周六上午门诊地点:门诊五楼代谢病中心
撰稿人:林艳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