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因为一句“一白遮百丑”去美白。
美白是大多数国人亘古不变的追求。古人赞赏女子漂亮,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今人为肤色白皙做出的努力,大多数也因为这句“一白遮百丑”。
天生冷白皮的人,在人群中散发出珍珠般的光泽,透亮白皙。每当看到这样的人,小花就直勾勾盯着,羡慕的泪水从嘴角流出……他们在“美白之路”上就比我先跑出一大截了!!
我们都知道, 美白的第一要义永远是防晒,这个就不再赘述了。我们除了日常防晒,还可以使用含美白成分的护肤品。
那,美白成分该怎么选?哪种成分效果最好?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
美白成分怎么选?
美白其实就是“预防变黑”和“将变黑的白回来”,从护肤品的维度上来说,可根据美白成分的功效来进行分类。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预防变黑)
酪氨酸和酪氨酸酶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了黑色素。所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避免其与酪氨酸发生作用,就从源头上减少了黑色素的生成。
氢醌、熊果苷和377(苯乙基间苯二酚),都是优秀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这几位都是因为分子结构与酪氨酸相似,迷惑了酪氨酸酶,抑制其活性,以此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抑制黑色素释放转运(预防变黑)
黑色素在黑素细胞中合成之后,需要释放并转运到角质层中,我们就能肉眼看到皮肤变黑了。经典成分烟酰胺就能抑制这个释放转运过程,对“黑素细胞”进行“拦路打劫”。
加速黑色素代谢脱落(转黑为白)
当我们的皮肤已经明显变黑后,需要加速这些黑色素的代谢,促进脱落,达到美白作用。果酸、水杨酸就是这类“简单粗暴”的代表成分。
烟酰胺、果酸、水杨酸、大名鼎鼎的377,大家之前都有了解过啦,今日来谈谈氢醌及氢醌的另一个衍生物——熊果苷。
美白大杀器——氢醌
氢醌的效果
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有研究证明氢醌(对苯二酚)对治疗色素疾病有极佳效果。在研究中,56位患者里有44位得到了改善(改善率78.5%),其中黄褐斑患者20位,18位有显著改善。
氢醌效果这么好,能用来日常美白吗?
当然不行啦小笨蛋!氢醌的刺激性和副作用极强,在我国被限制于仅用于药品,在2015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已经明确把氢醌列为化妆品禁用组分。
外用氢醌乳膏的浓度为2%-4%,对一些色斑(如黄褐斑,雀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等)有效,但要注意其刺激性,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继发性褐黄病、或色素脱失形成永久性的白斑。
(建议曾经有这个想法的小伙伴去洗把脸,看看自己虽然有点黄、有点黑,但健康柔润的肌肤,庆幸它没有离你而去。)
氢醌衍生物——熊果苷
考虑到“氢醌”可能会导致诸多的不良反应,且许多国家已有明文规定,不许添加在化妆品中,于是科学家将智慧的目光看向了氢醌的衍生物——377的美白作用名声在外,但熊果苷同样也是非常出色的美白成分呢!
熊果苷是什么
熊果苷的好处
曾经有一项试验,将熊果苷、维生素C、维生素C衍生物、氢醌、曲酸这5种美白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是:熊果苷具有美白效果好、稳定性较高、细胞毒性较低的优点,是比其他成分表现更为优异的美白成分。
使用熊果苷时要注意什么呢?
虽然天生白皮在“美白之路“领先了我们,但在这场马拉松中,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防晒+护肤”,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希望在看的各位,
都能成为人群中
白到发光的猪(不是)珍珠!
大家平时都使用什么
美白成分的护肤品呢?
可以留言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呀~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11月26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图源:blurrr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