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最全妇科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
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80余种,较为常用的有30余种。目前无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为某一独特肿瘤专有,各种肿瘤可具有相对较特殊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一、糖链抗原肿瘤标志物
1.CA125:
95%的健康成年妇女CA125的水平≤35U/ml,80%卵巢上皮癌患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正常值<35IU/ml),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缓解或恶化相一致,可用于病情监测,敏感性高,尤其对浆液性腺癌更具特异性。
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
如在盆腔炎症、月经期、怀孕时检查,CA125有可能升高,这些因素去除后CA125有可能恢复正常;另外,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
2.CA199:
在卵巢粘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可以升高,也是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CA19-9可监测肿瘤复发与判断预后,但特异性欠佳。CA19-9明显升高时,首先应考虑为肿瘤性病变,但应注意排除如盆腔炎等良性病变。
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外阴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病情的进展有关,可用于检测鳞癌的临床过程。
4.其他:
CA15-3在消化道肿瘤及部分浆液性卵巢癌中可升高,但应排除妊娠引起的升高;
NB/70k在早期卵巢癌可以有50%的患者阳性,并且粘液性囊腺癌也可以阳性;
HMFG2在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阳性率;
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二、胚胎、胎盘性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
在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宫颈粘液性腺癌中可以升高。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很难测出,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
2.甲胎蛋白(AFP):
是卵巢内胚窦瘤(卵黄囊瘤)及含有内胚窦瘤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另外,AFP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病患者和孕妇。
3.HCG:
是原发性卵巢绒癌以及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另外临床上常用于早孕、宫外孕、葡萄胎以及与妊娠相关疾病的筛查。
三、酶及同工酶肿瘤标志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可发生改变,在国家小细胞癌及卵巢无性细胞瘤中,NSE均可升高。
四、激素及激素受体肿瘤标志物
1.肿瘤分泌的原位激素:
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产生较高水平雌激素,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性早熟;睾丸间质细胞瘤可分泌雄激素。
2.异位激素:
宫颈小细胞癌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子宫肌瘤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3.常用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可作为分化好、对激素治疗敏感的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指标
五、病毒标志物
HPV(人乳头瘤病毒)16、18、31、33、35与宫颈CIN及宫颈癌关系密切。
六、妇科肿瘤相关基因
1.Myc基因
Myec基因的改变往往是扩增或重排所致。
在卵巢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可发现有Mye基因的异常表达。Mye基因的过度表达在卵巢肿瘤患者中约占20%,多发生在浆液性肿瘤。而30%的子宫颈癌有Mye基因过度表达。表达量可高于正常2~40倍。
Myc基因的异常扩增意味着患者预后极差。
2. ras 基因
作为原癌基因类的ras 基因家族(N-ras、K-ras和H-ras)对某些动物和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在子宫颈癌患者中均可发现有3种ras基因的异常突变;子宫内膜癌仅发现K-ras基因突变;而部分卵巢癌患者可有K-ras 和N-ras的突变,但至今未发现与H-ras基因突变有关联。有研究表明约20% ~ 35.5%卵巢恶性肿瘤有K-ras 基因的突变,其中多见于浆液性肿瘤。
K-ras的过度表达往往提示病情已进人晚期或有淋巴结转移。因此认为K-ras可以作为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子宫颈癌ras基因异常发生率为40%~100%不等,在ras基因异常的子宫颈癌患者中,70%患者同时伴有Mye基因的扩增或过度表达。提示这两种基因共同影响子宫颈癌的预后。
3. C-erb B2基因
C-erb B2基因也称neu或HER2基因。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也与C-erb B2密切相关。
据报道,约20% ~ 30%的卵巢肿瘤患者有C-erbB2基因的异常表达,并预示预后不佳;10%~20%子宫内膜癌患者过度表达C-erb B2。一些初步研究表明,C-erb B2的过度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4. P53基因
50%卵巢恶性肿瘤有P53基因的缺陷,在各期卵巢恶性肿瘤中均发现有P53异常突变,这种突变在晚期患者中远远高于早期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已知P53与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导向凋亡有关。当HPVs基因产物E6与P53蛋白结合后能使后者迅速失活,这在病毒类癌基因表达的子宫颈癌尤为明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0%样本有P53的过度表达。P53突变导致该基因的过度表达,这种异常过度表达往往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肌层侵蚀度密切相关。
5.其他肿瘤抑制基因
nm23的表达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转移侵蚀性密切相关,为负相关关系。C-erbB2基因过度表达可使nm23基因失活,nm23表达受抑制的结果则伴随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本文参考资料:
1.2017-11-14华医网《一文读懂 | 妇科肿瘤标志物最全解读》
2.2020-01-17医学入门《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