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冬天宅在家 小心“暖气病”乘虚而入

2020-11-26   海慈医疗集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现在暖气片热了,但很多市民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应控制好室内温度、空气湿度,多饮水,多吃新鲜果蔬,适度锻炼,定时开窗通风,防止“暖气病”的发生

小雪节气后,气温持续走低,由于室外气温逐渐降低,很多人更愿意待在有暖气的房子里。但是如果在暖气房里久待,就会出现身体不适,如口唇干燥、咽部不适、流鼻血等症状,许多市民称之为 “暖气病”, 海慈医疗集团专家提醒市民,冬季来临还需注意室内通风及饮食的滋润和调补,增加户外运动,防范疾病找上门来。 


 
在海慈医疗集团儿一科候诊区,我们看到3岁的轩轩一直哭闹喊着难受。据患儿的家长介绍,孩子的抵抗力差,一到冬天孩子经常感冒,这两天还出现鼻出血的现象。随后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海慈医疗集团儿一科就诊,接诊医生为患儿进行了检查,患儿是不能适应暖气房里干燥的环境,患上了“暖气病”。  
我们在皮肤科、风湿免疫科等门诊了解到,近日前来就诊的皮肤瘙痒、湿疹、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多,其中老人和孩子占多数。据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师魏陵博介绍     现在暖气片热了,但很多市民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应控制好室内温度、空气湿度,多饮水,多吃新鲜果蔬,适度锻炼,定时开窗通风,防止“暖气病”的发生。  

 






暖气病”都有哪些危害呢?








1.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加速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太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就会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引发心血管疾病

室温过高易使人体出汗过多,可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暖气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加重心慌、胸闷等症状。




3.引发皮肤瘙痒

干燥是肌肤的致命杀手,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使机体纤维失去韧性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抓挠不当还会造成湿疹。

海慈医疗集团保健科主任医师魏陵博说,现在家里有了暖气可谓是暖意融融,我们先说它的好处,温暖首先使得人身心放松,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温暖可以使血管和气管不至于过度收缩,因此高血压、气管炎会显著减少,而且,皮肤也不会粗糙干裂,人也不会冻手冻脚。但是,过暖也不是“好”,专家特此提醒市民,长期处于暖气房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具体来说,室温18℃~22℃;湿度50%~60%为宜,如果使用加湿器要定期消毒。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表明,室温在15—20摄氏度(17摄氏度最佳)时,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最高。

2.适度锻炼

冬季以动治“冻”,可减少“暖气病”的发生。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冬季活动量不宜过大,适量运动微微出汗即可。

3.多吃新鲜果蔬

冬季多喝水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

4.暖气片上放盆水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65%时,人体感到最舒适。用加湿器时,一定要保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一次,否则容易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想让水迅速蒸发,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用拖把多拖几次地。

5.每天通风半小时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适当开窗通风。最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视频:刘瀚博

编辑:范晓苹  李均雁

编校:谭华

暖气病,宅在家,呼吸道,冬天,室温,通风,血管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