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警惕!热水袋可能成为睡梦中的“杀手”!
热水袋、暖宝宝、艾灸
是我们冬季的老朋友,
但也是我们睡梦中的杀手。
经常一个不注意,
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睡着了,
引起“低温”烫伤,
学术上叫做低热烫伤。
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
一觉睡醒,发现患处一个小水泡,
很多人还不在意。
过了几天,开始红肿发炎了,
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些朋友甚至都已经忘了
使用过热水袋,
自己不知道是何原因出现的伤口。
受伤的原因形象地描述就是
“小火慢炖”或者“温水煮青蛙”。
虽然“三剑客”的温度不高,
但是由于长时间接触皮肤,
局部的热量慢慢积累,
最后会造成严重的烫伤。
下面是各种取暖装置的常见温度
暖宝宝 50℃-60℃(可长时间持续发热)
电暖扇 >100℃(电暖扇的表面温度)
电暖宝 25℃-85℃(品牌、档位不同)
热水袋 80℃(加入沸水时)
电热毯 20℃-45℃(品牌、档位的不同)
60℃接触5分钟以上就会烫伤皮肤,
而我们睡着时候的接触时间,一般都会较长,
所以低热烫伤造成的创面一般都为深II度到III度,
也就是比热油烫伤更为严重。
由于深度烫伤后神经末梢的坏死,
导致痛觉消失,
加之早期的局部症状不明显,
因此经常被患者忽视,
错过干预时机,
造成病情的迁延不愈以及严重的瘢痕增生。
如果是糖尿病人就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糖尿病人的末梢循环差,
痛觉比一般人要迟钝,
伤后的感染程度却要严重很多。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低热烫伤创面从发生到感染到愈合的组图
供大家参考借鉴:
可以看到水疱破裂后,愈合的过程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先结痂,然后痂皮脱落,最后愈合。而是中央出现了白色的坏死组织,也就是“炖”熟的肉。周围出现红肿。创面是从周围开始向中间慢慢愈合的。这是深度伤口典型的愈合方式,感染的过程几乎不可避免。
此类创面深浅不一,主要取决于睡眠的时间长短,比较重的“低温”烫伤一般需要2-3个月才能愈合,且愈合后会留有明显的瘢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