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近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赛诺菲巴斯德的“重组四价流感疫苗”,疫苗将在欧盟27个成员国及英国、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上市,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的流感预防。这是一款新一代流感疫苗,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重组四价流感疫苗。该疫苗在欧洲获批商品名为Supemtek®。此前,该疫苗已经在美国获批,商品名为Flublok Quadrivalent®。目前欧洲新冠疫情严重,而每年的流感季节又已经开始,对于暴露在 “新冠+流感”双重打击的 欧洲大陆,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流感由流感病毒所导致,目前有四种流感病毒(甲、乙、丙、丁型流感病毒),由于甲流病毒上有18种不同的H抗原和11种N抗原,甲流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亚型(
理论上18*11=198种
),如2009年大规模流行的H1N1,就是其中一种亚型。
季节性流感主要由甲流和乙流所导致,目前所知的在全球所发生过的大规模流感疫情,都是由甲流所导致。重组四价流感疫苗里,有两种甲型流感抗原(
H1N1,H3N2
),还有两种乙型流感抗原。此次欧盟的批准基于两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结果证实了新一代重组四价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共纳入一万多名受试者 [1, 2]。在一项临床3/4期的试验中[2],总共入组了9003名50岁以上的志愿者,分别接受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和标准剂量的鸡胚灭活疫苗,比较两组志愿者在接种疫苗14天后至流感季结束之间的流感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剂量的鸡胚灭活疫苗组有3.2%人感染流感,而重组四价流感疫苗组只有2.2%,所以,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与标准剂量四价流感疫苗相比, 重组四价流感疫苗有更高的保护能力,能将患流感的风险进一步降低30%![2]
由于流感病毒在不停突变,每年需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各国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之后,预测出将要流行的毒株,再由疫苗企业生产出相应的疫苗。但是,由于传统的灭活流感疫苗需要先使用鸡胚来培养病毒, 在培养的过程中,病毒可能就会发生改变(“适应性突变”),导致最后生产出来的疫苗与预期的毒株不能准确地达到基因匹配,出现免疫原性的改变,降低疫苗的免疫保护能力。重组四价流感疫苗使用基因工程通过细胞生产,不需要培养病毒,可以避免病毒在鸡胚中的适应性突变,因此可以精准地生产出所需的疫苗。
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内,每种病毒株的蛋白抗原含量为45微克,这是标准剂量四价苗的3倍。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对甲型流感风险的降低非常明显,达到36% [2]。

图:与标准剂量四价疫苗相比,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对甲型流感风险的降低非常明显 [2]
一项在香港进行的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流感疫苗的效果[3]。与标准剂量四价流感疫苗相比,重组四价流感疫苗接种后能诱导产生高的抗体滴度,尤其是针对H3N2亚型病毒的抗体。这说明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对H3N2亚型病毒预防会更好。历史上数次已知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流所导致,所以对于甲流的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重组四价流感疫苗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重组流感疫苗,与传统鸡胚疫苗6-7个月的生产周期相比,利用重组技术生产流感疫苗,能减少对鸡蛋的依赖,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可灵活应对流感疫苗需求的波动性。注射疫苗之后,部分人在注射部位会出现疼痛。临床研究表明,虽然重组四价流感疫苗还是会出现疼痛,但是出现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的常规四价流感苗[2]。
如果说新冠是百年一遇的疫情,那流感就是每年都会有的疫情。如今的新冠在全球已经流行了快一年,确诊人数近6千万,死亡136万,但是,每年全球也有约5450万人感染流感,导致946万人住院治疗,14万人死亡 [4]。流感不只带来呼吸道并发症,最新数据显示,在感染流感后的一周内,患者急性心梗的风险可以增加10倍,中风风险增加达8倍 [5]。2019年,发表于《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风是中国人群过早死亡的第一大原因,缺血性心脏病 (包括急性心梗 )是第二大原因 [6]。随着年龄的增加,中风和心脏病死亡的风险也加大,所以高龄人士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每年到底有多少死亡是与流感直接和间接有关的?可能谁也无法搞清!但是,有一个事情却是清楚的:必须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但是,有数据表明,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2% [7]。不仅如此,对中国医务人员调查发现,流感疫苗接种率也非常低,只有5.4%~ 15%,远远低于其他国家46.7%的平均接种率[8]。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每年流感发病率为18.7%,是一般健康成人的3.4倍,如果再带病坚持工作,会增加医院院内和社区传播流感的风险。面对今年的新冠疫情,流感疫苗的接种更为重要,因为流感和新冠的共感染会导致严重的症状。北京医院呼吸科教授、大内科主任孙铁英曾在援鄂一线的临床案例中观察到,50例重症新冠患者中就18例同时感染流感。一份广州第八人民医院的数据表明,与感染H1N1流感病毒相比,新冠肺炎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比例会高一点,不过差别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出现H1N1和新冠的共感染,则进入ICU的比例显著增加,是H1N1单独感染的3.78倍 [9]。在沙特阿拉伯,也有一个对新冠和流感共感染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有6个ICU患者出现新冠病毒和H1N1共感染,其中5个都去世了[10]。正是因为对“流感+新冠”双重感染的担心,目前各国的卫生部门都在积极推动流感疫苗接种计划。10月14日,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施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国卫生部已采购了2600万剂流感疫苗,比标准供应量多600万剂,呼吁民众接种流感疫苗。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冬季流感季节已经过去,但是对全国1100名医生的调查发现,有半数诊所没有获得充足的流感疫苗。在中国,根据中国新闻网所引用的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的表述,截止11月9日,全国已经接种流感疫苗2500万剂。这个局面,与往年大不一样。每年全国的流感疫苗供应量是3000万剂左右,但是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冯子健在2018 年透露,全国流感疫苗每年有 20% 报废,表明有供过于求的问题。供应全国的疫苗,需要事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签发。预料到今年需求比较大,有数据表明,在今7~9月,中检院签发的流感疫苗已经有3300万剂,超过了往年全年的水平。但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一苗难求”的现象。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北京某医院提前公布了10月份预约接种疫苗的时间,但是时间一到,预约马上就被抢光,网友抢疫苗的号都抢出了过年特供茅台的感觉。因为有需求,于是有黄牛,消费者爆出的黄牛价格是,“10月份一针398元,11月份的329元”。在微博上,有网友表示,从9月份就开始预约接种疫苗,到了11月份才打上。不仅中国缺流感疫苗,全世界都缺。赛诺菲巴斯德平均每年生产2亿剂流感疫苗,相当于全球40%的供应量。为了应对今年的疫情,赛诺菲巴斯德已经把产能提高了20%,达到2.5亿剂。为什么不能加大疫苗生产量,满足需求呢?前面讲到,常规的流感疫苗生产使用鸡胚,生产周期比较长,至少需要6~7个月,一但发现供不应求,再增加整产能,就赶不上流感季使用了。疫苗只能当年使用,一般不适用于预防第二年的流感毒株。相对来说,重组疫苗的生产周期短,可以相对灵活地增加产能。问题来了:如今这款新一代的重组四价流感疫苗,能不能解得了“一苗难求”的近渴呢?目前该重组疫苗还未在中国获得批准。从预防流感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朋友想要等待这款新疫苗,考虑到一些客观因素,短期之内可能略有难度,所以应该着眼于现有的疫苗,先把这个流感季对付过去。但是,吃着碗里,并不妨碍看着锅里,流感每年都会来,全世界的流感会同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流感疫苗,也与欧美能同步。1. Dunkle, L.M., et al.,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Quadrivalent Recombinant Versus 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18–49 Years of Age. The Journal ofInfectious Diseases, 2017. 216(10): p. 1219-1226.2. Dunkle, L.M., et al.,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Influenza Vaccine in Adults 50 Years of Age or Old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6(25): p. 2427-2436.3. Cowling, B.J., et al., Comparative Immunogenicity of Several Enhanced Influenza Vaccine Options for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20. 71(7): p. 1704-1714.4. Troeger, C.E.,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hospitalisations due to influenz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2017: an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9. 7(1): p. 69-89.5. Warren-Gash, C., et al., Laboratory-confirmedrespiratory infections as trigger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a 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 analysis of national linked datasets from Scotland.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8. 51(3): p. 1701794.6. Zhou, M.,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2019. 394(10204): p.1145-1158.7. Yang, J., et al.,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China: Landscape of diverse regional reimbursement policy, and budget impactanalysis. Vaccine, 2016. 34(47): p. 5724-5735.8. 宋小磊, et al.,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及影响因素综述.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6. 22(1):p. 94-98.9. Zheng, J.,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severity andoutcome of adult inpatients with single and dual infections with influenza A(H1N1) and SARS-CoV-2: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Authorea Preprints,2020.
10. Marín-Hernández, D., R.E. Schwartz,and D.F. Nixon,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or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erinfluenza vaccine uptake in the elderly and lower COVID-19 deaths in Ital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
H1N1,新一代,疫苗,流感,紧缺,新冠,病毒,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