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辐射色变”

2020
11/25

+
分享
评论
北京朝阳医院
A-
A+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辐射”的概念也广为认知,但是人们对于辐射的形成和对人身的影响仍有一些疑问以及误区。因此,我们针对患者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如下:

患者一:哪些环境会有辐射?

医务工作者:辐射是带能量的粒子或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过程,它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辐射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宇宙(宇宙射线属于天然本底辐射)、呼吸的空气(来自放射元素氡),日常使用的微波炉、电吹风、手机等家用电器,地铁安检,甚至脚下的土壤、所吃食物等。如香焦富含钾-40,存在天然放射性;吸食的烟草中,含有放射性钋与放射性铅。

患者二:所有影像检查都有辐射吗?辐射剂量有多少?

医护工作者:有研究认为,对人体有害的是电离辐射;医疗检查所用的X线、CT、PET-CT、γ射线均属于电离辐射;而像手机、微波炉、紫外线、激光等属于非电离辐射;核磁共振属于磁场,也不属于电离辐射。在影像科经常能够在X线或CT检查室外看到这个电离辐射标志。

科学上有个“香蕉等效剂量”的概念,即辐射剂量可以等同于吃多少根香蕉。如上图,从这颗香蕉树中,看到日常检查所采用的CT、X线的剂量(0.02-16mSv),在日常生活接受范围内;每日吸一包国产香烟的人,每年的辐射当量剂量为1.7mSv, 就相当于上百次X线检查等。

患者三:经常做CT、MRI会不会得癌症?

医护工作者:在进行影像检查时,放射科技师会遵循“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满足医疗检查需求时,也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如根据检查部位,对人体射线敏感的器官如甲状腺、性腺等进行适当的屏蔽防护、减小照射野等等。此外,现代影像技术更迭发展,一些新技术如低剂量筛查CT、双源CT优化、迭代算法等也明显减少了影像检查剂量,低剂量肺癌筛查CT的辐射剂量仅为常规胸部CT的1/3-1/4,迭代重建技术的超低剂量胸部CT辐射,仅为常规胸片水平。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书中指出,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Sv,也就是当人体受到辐射剂量达到1Sv时,癌变几率升高0.0165。而正常影像检查的剂量,远远达不到1Sv;因此多照了几次CT,就会得癌的担心根本没必要。

对于辐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科学地看待它。辐射,它无处不在,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不要谈辐射色变!在患病需要做影像检查时,保持一种良好、理性的心态去看待检查带来的辐射,让影像检查成为我们诊疗疾病的一把利刃。


参考文献:
郑华智,周守利,吸烟、辐射与肺癌,核物理动态[J] 1996,12(13):4
ICRP.The2007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 Publication 103.2007
傅骏, 陆翊平. 分析X 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14.

注: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色变,谈一谈,辐射,剂量,CT,X线,检查,电离辐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