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遇到脂肪肝,福祸相兮
2020年11月13日,一项关于索马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期72周的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每日一次皮下注射0.4 mg索马鲁肽(semaglutide)可以使59%的NASH缓解且无纤维化恶化。索马鲁肽是第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降血糖药物怎么可以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糖尿病和脂肪肝间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和NAFLD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经常结伴而行。初期就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约40%-60%患者同时合并NAFLD;在NAFLD患者中2 型糖尿病患病率约30%-40%。
为什么糖尿病和脂肪肝总是“结伴而行”呢?
因为NAFLD与T2DM存在共同的土壤,密切关联,两者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功能失调 (脂毒性),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毒性、肠道菌群改变等。由于存在共同发病机制,NAFLD和T2DM互为促进因素,并存在共同的转归。
鉴于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针对NAFLD患者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的药物,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胰岛素增敏剂等降血糖药物。其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老药新用于NAFLD的治疗。GLP-1RA类药物已经显示出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疗效,在多项研究中还证明有心血管获益功效。除了利拉鲁肽、索马鲁肽、艾塞那肽等药物在NASH领域初展锋芒,更多的新型GLP-1RA药物正在计划开展临床研究。由于伴有糖尿病的NAFLD患者往往有转氨酶升高,多数人对降糖药的使用顾虑重重,生怕使用降糖药会给已经受伤的肝脏「雪上加霜」。
事实上,相比饮食不节制和酗酒,这些降糖药要安全得多,合理的药物治疗非但不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害,反而会使脂肪肝消失或好转。如果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此时绝大多数口服降糖药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索马鲁肽与SNAC共制剂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查的首个口服GLP-1RA。本研究显示索马鲁肽皮下注射治疗NASH患者在肝脏酶学改善率方面显著高于安慰剂。索马鲁肽同时有良好的减重作用,从源头上解决了与NAFLD密切相关的肥胖和糖代谢紊乱问题。因此,索马鲁肽这类药物对于NAFLD患者可以起到标本兼治以及肝脏和肝外获益的显著疗效。
●专家简介●
施军平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后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杭州市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脂肪性肝病以及病毒性肝炎诊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脂肪肝多学科联合门诊,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中国脂肪性肝病规范化诊疗专家建议》,牵头成立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协作组(CNAFLD CRN)并开展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基于肝组织评价的NASH多中心RCT临床研究。
攥稿人:施军平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