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骨肿瘤病理学体系化课程学习笔记(一)

2020
11/24

+
分享
评论
衡道病理
A-
A+



由朱雄增教授讲授的【骨肿瘤病理学(体系化课程)】每周一、四将上线衡道研习社(PC版和小程序同步更新)。


配套的学习笔记由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的骨与软组织、淋巴造血系统亚专科负责人顾斌老师整理,今天带来第一讲: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


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

骨与软组织、淋巴造血系统亚专科负责人

顾斌


基础原则

 


基础知识

1、骨的类型

长骨:股骨,胫骨,腓骨,肱骨,桡骨,尺骨

短骨:掌骨,指骨,跖骨,趾骨

不规则骨:面骨,椎骨,腕骨,跗骨,

扁骨:颅骨,肩胛骨,盆骨


2、长骨的解剖部位

  • 骨骺

  • 干骺端

  • 骨干

  • 骨髓腔

  • 骨皮质

  • 骨膜

  • 骨旁

  • 骨外

 


3、骨的组织发生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4、临床资料

  • 性别

  • 年龄

  • 病变部位

  • 症状和体征

  • 实验室检查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5、影像学检查

X线、CT、MRT、同位素扫描。


影像学重点关注的10点:

  1. 部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如果是长骨,病变在骨骺、干骺端、骨干?),

  2. 单骨(单发,多发)和多骨;

  3. 范围和长度(良性肿瘤体积相对小,长:宽<1.5:1);

  4. 骨破坏类型:地图样(病变与肿瘤界限清,提示良性),虫噬样(分界不十分清晰,尚可辨认,提示低度恶性),渗透样(无界,提示恶性);

  5. 边缘(边界是否清楚,边缘是否有新骨形成);

  6. 骨密度(成骨性肿瘤密度增高,纤维、血管源性肿瘤,密度降低,软骨源性肿瘤,点状、环状钙化阴影);

  7. 小梁形成(常提示良性肿瘤);

  8. 骨皮质(膨胀、变薄、变厚、腐蚀、穿透);

  9. 骨膜反应(日光放射状、洋葱皮样、Codman三角提示恶性;均匀一致的增厚提示良性);

  10. 软组织块影(恶性—肿瘤侵犯软组织影,良性—周围软组织水肿影,参考密度变化区别)。


提示恶性:病变范围广,长度明显大于宽度,骨皮质虫噬状或渗透性破坏,边缘不规则,出现骨皮质的腐蚀、穿透,出现明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


影像学模式图:

 
 
 
 

I型,地图样改变:IA,界清有硬化带;IB,界清无硬化带;IC,周边模糊;


 

II型,虫噬样改变;

 

III型,渗透性改变。


重点识别图像:

 

葱皮样改变

 

日光放射(垂直骨膜)

 

Codman三角


6、骨的组织学类型

概念1:

  • 骨样组织(osteoid):骨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骨基质,均匀嗜伊红,无结构,无钙化。

  • 编织骨(woven bone):不成熟骨,胶原纤维杂排列紊乱,编织状。生理状态下只有颅骨的颅缝,牙床极少量存在。

  • 板层骨(lamellar bone):经过重塑改建后形成,正常成人体内几乎均为板层骨。


点睛:骨发育成熟以后皮质骨为密致骨,髓质为松质骨,但不论密致骨还是松质骨均为板层骨。在发育成熟的正常成人,编织骨仅见颅缝、牙 床、骨迷路和肌腱附着处,除此之外,应考虑1.反应性,2.修复性,3.肿瘤性改变。


概念2:

  • 宿主骨(host bone):机体原有的板层骨,包括成熟的骨松质和骨密质。

  • 新生骨(newly formed bone):各种原因引起的新骨形成,包括不成熟的骨样组织、编织骨,部分后期成熟为板层骨。包括肿瘤性新生骨(neoplastic),反应性新生骨(reactive)。

  • 死骨(necrotic bone):坏死的宿主骨,造成坏死原因包括缺血性;炎症性;肿瘤性。


反应性和肿瘤性新生骨的鉴别

 


举例

  • 提示良性线索:

    非浸润性生长;

    反应性新骨形成;

    骨小梁紊乱但表面有完整骨母细胞围绕,间质富含血管,有破骨样细胞(骨母细胞瘤)。

  • 提示恶性线索:

    浸润性生长;

    异型细胞直接成骨。


点睛:骨肉瘤中新生骨由肉瘤细胞直接形成,呈不规则网格状;软骨肉瘤中新生骨由软骨钙化和骨化而成,呈团块状。


 
 

真相: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现象是肿瘤组织吗?NO!是新生反应性骨,顶起骨膜形成。

点睛:骨肉瘤中除肿瘤性骨外,还可见到骨膜内反应性新生骨形成。


陷阱

  • 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新骨形成;

  • 纤维结构不良,骨小梁不规则,弯弯曲曲,表面不见骨母细胞;

  • 髓内高分化骨肉瘤,细胞异型性小,骨小梁表面没有完整骨母细胞覆盖;

  • 骨旁骨肉瘤,骨样组织分化好,表面没有骨母细胞围绕,小梁间间质细胞有异型性;

  • 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中骨小梁表面可无明显骨母细胞;

  • 低度恶性中央型骨肉瘤和骨旁骨肉瘤中的肿瘤性新生骨可较规则;

  • 硬化性骨肉瘤中肉瘤细胞可无明显异型性。


骨样组织和胶原的鉴别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骨肿瘤,病理学,新生骨,板层骨,肿瘤性,硬化带,反应性,软组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