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双刃剑”!十大不良反应应对指南先收藏
2011年,全球首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获批用于黑色素瘤,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纪元。十年间,帕姆单抗,纳武单抗,阿特珠单抗,得瓦鲁单抗,西米普利单抗六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先后斩获了近20类实体肿瘤。毫无悬念,通过改善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将成为肿瘤治疗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的出现,成为很多肿瘤患者的救命稻草:
PD-1抗体联合CTLA-4抗体,有望让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从15%提高到50%;PD-1抗体单药,有望让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从5%左右提高到15%左右!
但是,金无足赤。这类药物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是把“双刃剑”,有时候也会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癌、免疫性心脏炎症甚至免疫性神经系统炎症,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因此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对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s)高度重视,以便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作出正确处理。
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结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关于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管理指南以及CSCO发布的《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教育手册》,整理出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知识点和十大不良反应应对指南,供大家参考。
免疫系统一方面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细菌、病毒等,另一方面免疫系统也会自己清除体内非常小的肿瘤。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癌症的发生好比是癌细胞与免疫系统在身体里面的一场大战,最后免疫系统战败,癌细胞一统天下,在身体里任意生长,诱发癌症。免疫系统战败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有两个:
1、癌细胞伪装得好,使得树突细胞无法识别和杀灭癌细胞;
2、体内免疫细胞数量下降,没有足够的兵力(杀手T细胞)去消灭癌细胞。
而免疫疗法会通过以下方式来阻止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帮助训练免疫系统来更好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利用免疫系统的特定药剂,如抗体,激活体内癌症斗士。 通过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症的攻击的分子“刹车”机制来消灭癌细胞。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每天使用无酒精,无刺激性的保湿乳肤霜,用纸巾时避免来回擦拭; 清洁皮肤是使用无刺激性的皂液,浴液,水温不宜过高; 外出时做好防晒,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防晒霜; 穿柔软宽松的纯棉衣服,不要穿化纤和布料较硬的衣物,以防摩擦皮肤; 勤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
大肠镜:乙状结肠溃烂的粘膜斑块 结肠炎症活跃,其中炎症细胞渗透入固有层,表面侵蚀 腺窝损伤,表面再生
检测体重,留意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 少吃高纤维,油腻食物,生食,乳制品,糖果,酒和咖啡等; 可适当按摩,针灸等舒缓治疗方式,可能会有一定效果。
肝炎交界门管区混合炎性浸润 与中央静脉毗连的坏死与炎症活动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忌油腻; 定期检测肝功能。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就如同免疫治疗之后的假进展、超进展以及影像学特殊表现一样,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医学界正在全面探究它的未知,不断积累经验。
在肯定免疫治疗的疗效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其可能暴露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患者出现临床上不能解释的症状时,更要提高警惕。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