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又是脑血管疾病的最高发季节。
每年冬季,寒潮袭来,脑血管疾病就诊人员激增,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11月到元旦前后,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其它时间的2-3倍,70%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冬季。
张永力提醒: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脑血管健康可以说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同时,进入冬季,又是脑血管疾病的最高发季节。
如果家里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提前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安稳冬天,同时将脑血管疾病冬季防护知识传授给大家!
为什么冬季脑血管疾病高发?
首先,冬季气温多变寒冷,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在身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后,血管会收缩、痉挛,如果本身有动脉硬化的状况,且血管有50%以上的狭窄,就非常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
其次,冬季里饮食的总体热量、脂肪都比往日偏高,作息也比较不规律,情绪更容易波动,从而导致脑血管的异常波动,增加发病几率。
最后,运动不得当。脑血管患者如果进行特别剧烈的运动,血液向身体的其他部位供给增加,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尤其是喜欢晨练的人,清晨的血小板更容易聚集,血压容易升高,心跳增快,这些都会增加发病的几率。
冬季,四个表现一出现,脑血管病随时会来临
张永力提醒: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很易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人群,下面这4个信号,一定要记住!
1、头晕,剧烈头痛
随着年纪的增长,头晕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表现,所以很多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也不会重视,但是殊不知,经常头晕可能是脑梗的一种信号。
尤其是频繁的发生头晕,并且持续几秒钟这种情况就会好转一些,过几秒这种情况又再次发生。
2、舌根发硬
当脑部血管被堵塞以后,会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进而会影响到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这就会导致人体出现短暂性的吐字不清和舌根发硬的表现。
3、视力间歇性模糊
视力,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变化比较严重的地方,随着年纪的增大,人们如果出现视力模糊,重影等情况,一般会认为是自己出现了老花眼或者是白内障,很少有人会将视力模糊和脑梗联系起来。
但其实,研究发现,很多人在发生脑梗前都有眼前一过性变黑,视野缺陷等情况。
这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血流不通,从而造成眼部缺血而引起的症状,此症状切记要重视起来。
4、单侧肢体麻木
如果你最近经常出现一些小症状,例如拿着剃须刀剃须的时候,突然感觉手指麻木无力,或是之前能搬动的东西,突然拿不动了,或是最近经常出现单侧肢体麻木,单侧流口水等症状。
这些其实都是脑梗发生前,再跟你提示,因为当脑部的血管发生堵塞的时候,因为颈内动脉系统对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影响了对侧的皮层—脊髓通路。
冬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要保护好自己的血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血管,血管有4“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怕你穿少
血管是一个怕凉的器官,冬季天气较凉,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心率加快,血压易升高,使得血管变狭窄,甚至会导致一些血管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心梗、脑梗等疾病。
所以中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头部、颈部。
➽2.怕你懒
冬季不爱动,身体周围血管的血液容易减少,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使得血管发生动脉硬化提前。
中老年人到了冬季,也应多去室外活动,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利于预防一些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怕你起床猛
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而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
所以每天凌晨直至上午10点也被称为“魔鬼时间”,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
清晨一骨碌爬起床很危险!冬天早晨起床前,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等头脑完全清醒、身体适应了“生物钟”节律的变化,再缓慢起来。
有习惯晨练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将晨练时间向后退一退,等到天气不那么冷的时候再出门锻炼。
➽4.怕你吃太咸
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会存在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有三高病史的朋友一定要控制好,必要时按照医嘱服药。
三高跟平时日常生活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低脂低糖低盐的清淡饮食,同时少吃高脂肪食物和动物内脏,不要用油脂类食物的香味来促进食欲,而是要做到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张院长提示: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的3至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因此正确救治尤为重要。
如果怀疑有脑血管疾病发生,不建议私自用药,家属应准确地记好患者的发病时间,然后快速打120或快速就近到专业医院,交给专业医生进行后一步的处理。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到院咨询医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