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如何安全食用冷链食品?
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防控已转入“人物并防”阶段。近日,我省已通报数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任务。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我省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我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办公室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喜瑛;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余传富;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张剑平;福州海关疫情防控工作组副组长、二级巡视员李华明出席,并发布了各自部门的疫情防控措施。
为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省交通检疫组严格做好入境食品、物品装载运输工具及堆存场所的清洁消杀。运输过程实行全程闭环管理,运输途中不开箱,运输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接触冷链货物;切实加强作业人员全过程防护,落实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省卫健委在抓实进口冷链食品防疫管理方面,采取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管理措施。如对进入我省的进口冷链食品实施集中仓储,经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配送。建立进口冷链食品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度,实施进口冷链食品从入关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闭环消毒。
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冷藏冷冻肉品排查等专项行动,特别是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力度。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风险信息,昼夜组织部署,及时协调跨省信息通报,指导基层第一时间将涉疫事件处置到位。
如前一阶段接到天津涉事冻品通报后,第一时间组织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核查,在泉州市丰泽区一冷库查获问题食品,总重量25.49吨,于11月11日入库后没有流入市场,立即封闭涉事冷库,封存相关货物。经逐件拆件检测,发现有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当地政府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处置,相关人员及冷库外环境标本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福州海关对所有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交通工具,按照布控指令严格登临检疫,对入境人员100%实施健康申明卡核验、两道测温、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移交转运和信息通报。对甄别的高风险人员,实施鼻咽、口咽拭子采样,以及核酸和抗体“双保险”检测。
省商务厅(口岸办)则积极协调推动落实对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确保口岸冷链食品进口安全。
冷链的终端在千家万户,“冷链藏毒”的风险不得不防。除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群众还应从选购、加工和烹食三个环节入手,注意做到以下12个方面:
1.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生鲜产品。
2.购买时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经过检疫并在保质期内。
3.购物时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产品。购物后及时洗手,洗手前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4.网购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
5.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防止交叉污染。
6.清洗或接触冷冻冰鲜食品后,先洗手再接触熟食。
7.厨房要定期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
8.处理后的垃圾(包括食材残余、外包装等)应放入垃圾袋后扎紧,照垃圾分类要求安全丢弃。
9.烹食要做到烧熟煮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
10.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11.经冰箱冷藏后的剩余食物,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12.养成就餐前洗手的习惯。
目前正处于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群众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要做到“三个坚持”。
特别是在进入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港口码头等场所的封闭区域,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规范戴口罩。
2
坚持防止扎堆聚集
在排队购票、登车(机)时,乘客应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在候车室、候机厅时,要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扎堆聚集;在交通工具上,应尽量间隔乘坐。
3
坚持做好个人卫生
出行期间,应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公共部位,勤洗手,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文
编辑:乔一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