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京山医院(以下简称协和京山医院)医疗共同体成立,以协和京山医院为龙头,以托管方式将全市所有14家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全部纳入该紧密型医共体。
两年多来,协和京山医院医疗共同体围绕“ 做通 做实 做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畅通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市民的高度认可。
医共体龙头医院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医院资源管理系统(HRP)分别向镇、村延伸,实现县(市)、镇、村信息管理一体化,网络安全及授权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备份系统均由龙头医院统一负责,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三级“互联、互通、互动”,实现信息一体化、标准化。
在京山看病带上一张卡全搞定,所有成员单位内均可实现一卡通。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病人,持一张卡即可在所有成员单位挂号、就诊、缴费,凭授权可查阅病人就诊和住院的一切病历资料,如影像、检验、心电、超声及住院病历及病程记录,为患者和接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既往记录,避免重复检查及病史不准确等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有了“一卡通”,看病无烦忧。还开通掌上医疗APP和微信公众号,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检查结果的查阅、检查报告和费用清单,同时联通村民及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极大的便捷。
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龙头医院充分利用武汉协和医院托管的便利,选送中层干部及技术骨干到协和进修学习医院管理及先进的临床诊疗技术;基层医疗机构的专技人员则在三年内免费到龙头医院轮训学习,还可通过网络教学、实操训练、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业务培训。
协和京山医院紧紧抓住协和医院托管机遇,大力提高本医院能力水平。武汉协和医院长期派驻3名博士在市院工作,10名教授在市院开设专家门诊及专科手术,参与44家三级医院牵头的专科联盟。各专科联盟均形成定期会诊及巡诊机制。在协和医院的指导下,2018年和2019年协和京山医院1个科室通过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12个专科通过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远程教学
医共体内实行同质化管理。龙头医院职能科室与各成员单位对接,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则一人负责一家基层医院,在医疗、护理、院感、检验、心电、影像、财务、网络信息等方面提供全面指导,规范管理,共享相关信息。
优质资源下沉,方便患者就医。龙头医院派出4名管理人员担任基层医院副院长,15名技术骨干下基层定向指导,在基层医院开设33个专科专家门诊,定期坐诊,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进行合理控费,节约医保基金。龙头医院以绩效改革为抓手,着力调整收入结构,加大降低药占比和耗占比的工作力度,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纳入绩效考核,定期点评,对耗材实行集体询价、降价,用国产材料替代进口材料。通过一系列举措,在节约医保基金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龙头医院将这一经验在成员单位推广。
群众看病,最怕检查排队、检查结果互不相认。京山医共体整合区域资源,着力破解难题。
根据医共体建设要求,以医院信息一体化管理为基础建设了医共体影像中心、心电中心,龙头医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湖北省首个检验中心及病理中心,借助检验中心的物流系统成立了消毒供应中心,并且在卫生行政部门帮助下,成立了远程多学科会诊中心。仅影像中心及心电中心就为基层医院节省30个专职岗位,既提高检查报告的合法性及权威性,又可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同时避免医疗设备购置重复投资。六大中心的成立,为基层医院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极大方便了患者,为患者实现就近就医,提高基层首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是京山医共体的重要特征。在这里,成员单位使用同一套管理软件,实现数据共享,目前财务管理系统已投入运行。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由龙头医院的财务核算中心统一负责,后期将陆续实现人事、设备、后勤、药品等统一管理。
京山医共体将医改的“双向转诊”机制运用得淋漓尽致。根据各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差异,医共体为各基层医院制作个性化的转诊目录并实施动态调整。根据目录,基层医院将疑难病人上转至龙头医院,龙头医院将慢性病人、康复期病人及术后病人下转至各基层医院,且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基层医院患者实时会诊,对下转病人可同步进行技术指导。上转病人连续计算起付线,下转病人免收起付线,不仅节省了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且极大方便了患者。
责任编辑:刘鲁
审核:汪言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