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能引起局部流行或大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百年博济 医路同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能引起局部流行或大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其表现多为发热、寒战、头痛、咽痛、鼻塞、流涕等,体温可达39℃,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则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
中医学将流感称为“时行感冒”,认为其是正邪相争的结果。《黄帝内经》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指人体能维持机体健康、抵御外邪的能力;“邪”,指引起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如外部的“风邪”、“湿邪”等。就是说,若一个人正气足、体质好,具有较强御邪的能力,是不容易得流感的。因此,中医预防流感,其关键是通过平日扶正以增强抵抗能力,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流感就以“伤寒”为诊断。《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五种分类方法,分别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清代叶天士更是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所创造的银翘散等方剂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他们对流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流感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甲型H1N1在全球爆发,专家们以治疗伤寒的麻杏石甘汤和治疗温病的银翘散为基础方,经过6个多月的临床研究,优选出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得到了国内外中西医专家的认可。以连花清瘟胶囊等为代表治疗外感发热的中成药也经临床研究,充分证明了在流感治疗方面的有效性,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推荐使用药物。
近年来爆发的甲型流感、禽流感等使流感的防控受到高度重视,而中医药在历次防治流感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药汤剂内服、代茶饮、中药香囊、天灸、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等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预防流感,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抗菌消炎、耐药性低和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的《北京市2019年冬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意见》提出,流行性感冒建议首选中医药治疗,病后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见中医药在治疗流感方面颇具优势。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主要有以下妙招:
中药汤剂内服:中药汤剂内服是中医预防流感的最常用的方法。重视辨证论治,讲究方药配伍,将药物的协同疗效放大,达到预防流感目的。其不仅被临床实践所肯定,并得到了大众接受、专家推荐和政府认可。
如:黄芪15g,佩兰12g,炒白术、防风、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藿香、大枣各10g,适用素体虚、易于外感者;苏叶、佩兰、陈皮各10g,适用面晦无光、伴有腹胀者;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藿香、炒白术各10g,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
代茶饮:是中药内服预防流感的特色方法,如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效,适用于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者;由太子参、黄芪、银花、菊花、蒲公英、牛蒡子、桔梗、甘草组成的袋泡茶也可预防流感。
中药香囊:中药香囊疗法源于中医学“衣冠疗法”。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穹透骨”作用,通过口鼻黏膜和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的吸收,散布于机体,从而发挥避秽浊、除恶杀虫、增强免疫力、防御疾病的作用。
遂宁市中心医院中医及中西医科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推出了由苍术、白芷、檀香、艾叶、甘松、薄荷、藿香等药物组成的具有预防流感、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香囊,随身佩带或挂于室内、车内均可,香气入七窍、进毛孔,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抵御邪气于体外。
天灸:该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能起到温阳益气、温经通络、调节脏腑功能之功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病。
遂宁市中心医院中医及中西医科充分常年开展“三伏天灸”及“三九天灸”,用中医药方法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足浴:足部是人体经络汇聚地之一,人体各脏腑在足部均有特定反射区。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皮肤渗透、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起到温经散寒、透达筋骨、理气活血作用,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防病的目的。
可将艾叶、藿香、苏叶、苍术、独活、羌活、生姜于清水中浸泡30min后再煎煮30min,将双足浸入适宜温度的药水中,每次15min,每日1-2次。
穴位按摩:它通过渗透力强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以疏经通络、调整人体阴阳、扶正驱邪。
如揉按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迎香、足三里、关元等可疏通经络,增强人体正气,预防流感。
生活调节:做到慎起居、节饮食、调情志。作息应规律,勤洗手,居室常通风,适量运动;饮食应适时、适量、适温,多食米粥以养胃气,少进辛辣、肥甘之品;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正确认识及防治流感。
儿童、老年人都属于流感的易感人群。对儿童来说,流感主要的伤害源自并发的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发病越重,造成的健康风险也越大。而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得流感后容易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因此,这两类人群应格外重视流感的预防。
“儿童同老年人容易体虚多汗的体质不同,其患病的内因主要在于食滞、内热、上火等,因此对于儿童而言,防治流感的重点是一定要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遂宁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专家建议,冬季要及时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多食用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并接种流感疫苗。
若出现发热症状,要以物理降温为主,能用中药退热,就尽量不用西药退热。《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推荐儿童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药治疗流感,并强调,没有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给儿童使用。
老年人在流感的防控中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多熬夜和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晨起锻炼时,不可过度,汗出不可过多,要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准则。
进入冬季后,老年人一般较为注意保暖,但不可穿得过厚,这样反而会产生内热,更容易招致流感。同时,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在流感流行期间一定要注意慢性病的控制,让身体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
中医药疗法讲究整体观,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通过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等多种方法, 辅助正气、调和阴阳, 提高机体抵抗力, 使机体处于正气旺盛、阴阳平衡的状态, 从根本上进行流感预防。
编辑:新锐
审核:熊焰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