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都会好奇,为什么自己会得下肢静脉曲张?而没有静脉曲张的人会问,自己会得静脉曲张吗?什么样的人会得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原来是这个意思
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不仅仅是指日常说的下肢静脉曲张,而是包括了静脉形态异常(比如静脉曲张)以及静脉功能异常(比如静脉返流)的一大类疾病。
也就是说,平时大家所说的下肢静脉曲张,看到下肢凸起的静脉团块,只是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其中一种临床表现。
主要有哪些症状?
慢性静脉疾病包括多种症状,主要如下:
- 小腿疲劳或酸胀沉重感,严重的可有疼痛:
这种情况常常在长时间站立或者双足悬垂久坐时明显,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双下肢很轻松,可走了一天,到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双小腿就感觉很酸胀、沉重,可睡一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双下肢又感觉轻松了;
- 脚踝或小腿肿胀:
大部分会在下午或者傍晚的时候更明显,而早晨起床的时候不明显或者减轻;
- 下肢静脉曲张:包括腿部的毛细血管曲张和下肢静脉曲张,这就是平时大家看起来最明显的情况,下肢有明显凸起的血管或团块,俗称“蚯蚓腿”;
- 皮肤颜色的改变:
皮肤可有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变成红褐色甚至黑褐色,大部分会首先出现在脚踝附近;
- 皮肤瘙痒,湿疹:
很多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会有皮肤瘙痒,甚至是湿疹;
- 皮肤溃疡:
也就是俗称“老烂腿”,以脚踝附近常见。
所以黄医生建议大家,平时如果有上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应该要注意是不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以为凸起的静脉团块才是静脉曲张。
对很多患者而言,下肢静脉曲张所导致的曲张静脉团块只是外观上的改变,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太多困惑,而下肢酸胀、疼痛等这些症状,却是更影响生活质量。
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选择上,除了对美观有特殊需求的人士,针对大部分患者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善上述这些症状,而并不是仅仅关注凸起静脉的美观问题。 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在升高;
- 静脉疾病的家族史
:有很多研究提示存在家族性因素,在一项研究中显示,当父母双方均患下肢静脉曲张,子女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为90%,如果父母中一方患下肢静脉曲张,儿子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为25%,女儿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为62%。
- 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坐着的生活方式
:比如有观察研究显示,西方人群的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比亚洲人群要高,分析可能跟西方久站或者久坐的生活方式有关;
- 女性
。Framingham研究在16年期间,每2年对男性和女性是否存在下肢静脉曲张进行了检查,发现下肢静脉曲张的2年发病率,男性为
39.4‰,女性为51.9‰,在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最高。
- 深静脉本身的问题
,比如既往静脉血栓形成(详情可点这里),
动静脉瘘,髂静脉压迫综合症,静脉瘤等;
腿部抬高
:平躺,将双足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并保持30分钟,一日2~4次。这个方法可改善慢性静脉疾病患者的皮肤微循环并减轻水肿,也能促进静脉性溃疡愈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双足没有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比如坐在躺椅上或沙发上,只是把腿放在脚凳上,对于减轻静脉高压是无效的。锻炼
:每日步行锻炼,或者坐着的时候进行屈踝锻炼,也就是脚趾和脚做向上和向下的运动,每日数次,如下图。上图来自Ferri's Netter Patient Advisor. 2016年5月11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