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就会“三多一少”?前几年没有任何症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糖尿病有个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却减少,所以没有这些症状的人,即便发现过血糖有些不正常,也不会认为自己得了糖尿病,但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启煜提醒大家,2型糖尿病处于早期时,没有任何的症状,等出现症状就已经晚了。
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通常会很明显,在刚诊断的时候基本上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但2型糖尿病往往在病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他当病程到了5~10年以后才会逐渐出现三多一少。“所以千万不要依赖于症状去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如果发现有了症状的时候,肯定就很晚了。”
如果自己是高危人群,就需要定期测血糖,以便主动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七类:
1.40岁以上人群。
2.有过糖调节异常史的人群。郭启煜解释,糖调节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就是指血糖已经不正常了,但是还没有到糖尿病,处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不论是以前体检发现血糖高,但后来又恢复正常,还是怀孕期间血糖高,生了孩子后又恢复正常。只要有过空腹血糖大于6.1,但小于等于7.0,或者做糖耐量实验,两小时后血糖大于等于7.8,但小于11.1的情况,都是高危人群。
3.肥胖、超重的人群。
4.不爱运动,老喜欢静坐、活动少的人群。
5.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症的病人。
6.心脑血管病的病人,如冠心病、脑梗等。郭启煜指出,冠心病患者里有约2/3的人血糖都是不正常的,脑中风的病人里,约70%的人血糖不正常,所以一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一定要查一下血糖,可能已经有糖尿病了。
7.有家族史的人群。不论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只要亲属有糖尿病,自己就是高危人群。
如果在糖尿病早期及时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一旦到了中晚期,胰岛功能已经很差了,这时候想控制血糖就比较困难,还可能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就在于并发症,如失明、肾功能衰竭等,而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血糖的高低,而是为了预防并发症,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治疗。
所以提醒大家,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一定要尽早治疗。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