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戴了一年口罩的我们
一定深有感触:
肺堪称人体最“娇弱”的器官,
因为它与喉、鼻相连,
当我们暴露在空气中的粘膜细胞
被病毒侵袭、感染时,
就会通过呼吸系统抵达肺部。
护肺不容易,伤肺倒简单。
很多人的肺在不知不觉中受伤。
11月18日是世界慢阻肺日,
这种“不会呼吸的痛”值得关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被称为“沉默杀手”,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具有持续性气流受限的特征,已是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据《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达 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也就是说,60岁以上老人中,每4人就有1位是慢阻肺的患者。
之所以说它“沉默”,是因为慢阻肺早期只有轻微的症状,极易被忽略,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之所以称它为“杀手”,是因为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还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1.吸烟
烟草当中的焦油、尼古丁以及一氧化碳,对肺部伤害非常大,经常主动和被动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首要因素。
九成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是烟民,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慢阻肺患病风险就越高。
2.环境因素
空气中PM2.5、PM10水平的升高是慢阻肺发生的原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也可造成慢阻肺患病率升高。有研究表明,厨房烹调产生的油烟与慢阻肺发生有密切关系。
3.职业暴露
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有机与粉尘、工业废气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也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4.呼吸系统感染
慢阻肺的发生有59%与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有关。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反复的气道感染,对成年后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起到重要作用。
5.年龄增长
慢阻肺的发生有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致病危险因素的机会也越多,慢阻肺患病率就会增加。
1.有慢阻肺家族史、反复咳嗽咳痰,或经常油烟暴露、长期处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
2.进行爬楼梯等活动时,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的人。
3.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有活动后气急,或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的人。
4.不到40岁但常年吸烟或吸二手烟,或冬季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时候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的人。
虽然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如果属于以上四类人群,最好做一个常规的肺功能检查,只需“吹一口气”就能明确是否患上慢阻肺,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远离这种“不会呼吸的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