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着“癌症之王”的称号
“谢谢你们!我真的太高兴了!”术后24小时,60余岁的右肝巨大肿瘤患者傅先生(化名)欣喜地发现自己可以下床行走了,激动地向医生们连连道谢。5天后,他康复出院。
这是近日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教授团队成功完成的又一例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患者身体恢复良好。目前,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已常规开展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成功率全国领先。
傅先生是一位慢性乙肝病人,今年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体检时,发现肝脏上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血管丰富,功能复杂。在众多癌症之中,肝癌有着“癌症之王”的称号。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尤为常见,发病人数占到全球55%左右,是我国发病率第四、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
患了肝癌怎么办?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
由于肝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在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肝动脉介入治疗(TACE)等治疗方法。
常规的肝切除方法在游离肝脏时,需要频繁翻动、挤压肿瘤,容易增加肿瘤破裂及转移的风险,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正当傅先生一家人一筹莫展时,体检中心的医生向他们推荐了浙大二院王伟林院长。
“希望您能主刀救救我!”得知王伟林院长是全国肝胆胰外科的权威专家之一,尤其在巨大肝癌处理方面经验丰富,曾带领团队完成了浙江省首例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傅先生顿时觉得自己有救了!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王伟林教授团队手术场景
手术室,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王伟林院长坚守了30余年,他和同事们与病魔交锋,与死神搏斗,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
9月2日,无影灯下,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王伟林院长娴熟的动作中,他手边那巨大的肿瘤,对主刀者的外科基础和手术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早前,王伟林院长带领团队充分了解傅先生病情后,经过多次MDT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了全方位手术方案。最终历时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手术,用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肝癌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与常规右半肝切除方法相比
前入路法更加安全、有效
不搬动肝脏
不挤压肿瘤
原位切除
更符合无瘤技术操作的要求
降低了肿瘤复发率
特别适合巨大肝癌患者
经过临床研究和数据统计,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可提高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率。
王伟林院长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到患者术后康复中,傅先生术后6小时喝水,12小时喝粥,24小时下床,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仅用5天便康复出院。
从医至今,王伟林院长已将无数像傅先生这样的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
作为国内知名的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专家,他一直致力于肝移植技术创新、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加速康复外科等领域的开拓进取,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3项,以主要完成人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除了钻研手术技术,王伟林教授团队还勇于攀登科研高峰。近日,大洋彼岸传来好消息——王伟林团队和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毛峥伟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科学》上:该团队首次将具有类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的超小金纳米粒子(Au NPs)原位结合在金属有机框架(MOF)上,以用于级联的化学动力/饥饿治疗,有效解决了单纯化学动力治疗效果不佳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对肝癌的治疗效果,为先进纳米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纳米方舟的治疗原理示意图
END
文 | 浙江日报记者 郑文 周旭辉、肝胆胰外科 丁元 朱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编辑监制 | 宣传中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