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老年人有高血压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 中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误区(1)

2020-11-17   高心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关注高心健康,随时随地听健康



高血压的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几率也会上升。


应对高血压疾病,我们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预防和控制,正确认识和积极预防就是提升血压健康的有效方法。



 然而,对于高血压,很多人还有不少的误解:


  • 比如,觉得中老年人得高血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又比如,老年人高压高、低压不高,说明血压控制有效果了;

  • 再比如,老年人的降压标准应该比年轻人宽松一些。


这些观点,你是否认同呢?小助手准备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中,来和大家聊一聊这几个话题,希望能帮大家对高血压有进一步的了解。


误区一
中老年人得高血压很正常

 
不用大惊小怪  

 


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60%以上,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血压就是老年人专属的“老年病”,认为年纪大了,得高血压再正常不过,不用大惊小怪,只要不难受,就不用特别处理。


小助手认为,面对疾病,我们能有淡定的心态是好事,但却不能因为轻视而忽略了治疗。




 
高血压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

 


首先,高血压人群虽然以中老年人为主,但不代表高血压就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实际上,年轻人、青少年、儿童甚至婴幼儿,都有可能得高血压。


老年人得高血压,虽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不能因为它常见就不重视,因为高血压不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由于早期的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没有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很多人可能患病多年,都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所以,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可以帮我们尽早知晓高血压病情,尽早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




 

得了高血压,要尽早接受治疗


 


为什么要早监测、早知晓、早预防、早控制呢?


因为只要血压升高,就会产生持续性的损害,使血管失去弹性,发生动脉硬化,不断恶性循环,使血压越来越高。


如果我们不重视,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很容易因为长期的血压升高,对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伤害。


血压升高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一个表象,但血管遍布我们的全身,将血液和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身体的各个部位,血压升高,全身的器官也会受到波及。


会造成的身体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包括:心脏的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率失常;脑部的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肾脏的肾功能减退、肾衰竭;眼底的动脉、视网膜、视神经损害等等。


除此之外,血压升高后,很容易因为血压波动导致血栓脱落、血管堵塞、血管破裂等问题,诱发脑血栓、脑出血等危险事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现在,你知道了吧,高血压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也会得高血压。


我们也不能因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就忽视了它对身体的危害,应该积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高血压的危害,血压低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才能过上快乐无忧的幸福晚年。 

#高血压,肾衰竭,器官,疾病,血管#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