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牙疼、脸疼要警惕,胆脂瘤切除效果好!

2020-11-17   杏林帮官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临沂市院微创功能神外

病例介绍

王阿姨53岁,牙疼和面部剧烈疼痛8年,当地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症状暂时缓解。可后来效果越来越差。近日,苦不堪言的王阿姨慕名来到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程彦昊副主任医师详细检查患者情况,安排磁共振检查,发现“右侧桥小脑区占位”,诊断为脑胆脂瘤,原来王阿姨的三叉神经痛“祸因”是胆脂瘤引起的。随后,程主任团队应用微创手术,仅用2个多小时就将王阿姨脑胆脂瘤彻底切除,困扰她多年的病痛终于得到彻底治愈。

1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之中的第五对脑神经,支配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2:3。

阵发性: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完全正常;

剧烈性:呈针刺、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

区域性:只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疼痛,一般单侧发病。

触发性: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等面部动作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翼、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

2 三叉神经痛病因?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数患者三叉神经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三叉神经根部受到微血管(小脑上动脉)压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球囊压迫术等,手术治疗则较为彻底。

(2)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受到肿瘤等器质性病变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症状,比较常见的有胆脂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

3 什么是胆脂瘤?

胆脂瘤又称表皮样囊肿,是由外胚层皮肤异位细胞发展而成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以20~40岁多见。依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三叉神经痛型、桥脑小脑角占位型、颅内压增高型。

(1)单纯三叉神经痛型

此型为肿瘤发生于桥脑小脑角上部三叉神经根附近,早期就可累及三叉神经而产生疼痛。单纯三叉神经痛型胆脂瘤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时两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CT 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桥脑小脑角占位型和颅内压增高型

首发症状多为耳鸣、耳聋、面肌抽搐或颅内压增高症状。此种类型的胆脂瘤常发生于桥脑小脑角中部,后期随着肿瘤增大,累及三叉神经时才出现三叉神经痛。


最后,专家提醒,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还需要做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肿瘤。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治。

#三叉神经痛,胆脂瘤,原发性,继发性,磁共振#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