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静
11月17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医改场。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上海市、江苏省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浙江省深化医改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介绍“十三五”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典型经验。
其中,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上海、江苏、浙江,近年来不仅高质量对标“国家标准”,还创新实施“自选动作”,形成一批可圈可点的亮点、经验、做法,切实发挥了“先遣队”和“排头兵”的作用。
上海:打造医疗付费“脱卡就医”全覆盖
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中的“优等生”之一,上海市自从被确定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以来,交出了创新、务实的“成绩单”。
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说,目前上海市已经覆盖城乡、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市民15分钟内都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点,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到12分钟以内;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分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到20%左右;全市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十年处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2019年全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6岁,孕产妇死亡率3.51/10万,婴儿死亡率3.06‰。
针对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海全面推开医疗付费“一件事”“一网通办”改革:2020年5月初启动,8月25日全市417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覆盖,截至11月13日,57.67万人次“脱卡”完成门急诊挂号、收费及住院结算,涉及金额0.70亿元;其中,信用无感支付2.27万人次,涉及金额101.35万元。
此外,上海市还发挥龙头作用积极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抗疫长三角”;在健康扶贫方面,上海市35家三级医院支援云南、西藏等地35家贫困县县医院的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滇藏两地贫困县县医院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江苏: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调控水平提高到190%
江苏省医改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少冬介绍说,2019年,江苏省人均期望寿命达78.27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78/10万和2.52‰,居民健康主要指标位居前列。
在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方面,目前江苏省已经建有医联体511个,24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区)实体化运行,逐步实现医联体内部人、财、物、技术、信息、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强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率先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已建成社区医院133家。出台27条支持卫生人才强基措施,系统解决基层卫生人才问题,近5年新增基层人才6.89万人。
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江苏省正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调控水平提高到190%,此外增加10%—15%绩效工资总量,用于医务人员值班等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劳动报酬。
在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江苏省免费提供均等化的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建成三级医院191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5个,85.1%的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在全国比较早将县医院转为三级综合医院,今年年底还有7家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此外,江苏省还建设互联网医院84家。依托县级以上医院,建立区域性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中心,覆盖9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浙江:三四类疑难重大手术占比提高16.9个百分点
浙江省以健康浙江为统领,数字化赋能为引擎,坚持“三医联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医学高峰”建设,凝心聚力,形成“1+5”医改攻坚战。
据浙江省医改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介绍,浙江省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委省共建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增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建设;三四类疑难重大手术占比提高16.9个百分点,首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列全国第三,排名最靠前的12家“A++”综合医院中,浙江省占3家。
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上,浙江省密集出台“1+x”政策体系,紧扣“一体两层级、三医四机制、五中心六统一”框架,强力推动扁平化管理和垂直化运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格局加快形成,县域就诊率提高4.3个百分点(2016年84%,2019年88.3%),基层就诊率提高2.2个百分点(2016年50.5%,2019年52.7%)。
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上,浙江省扎实推进“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五环联动改革,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2.9个百分点,从2016年29.5%下降到2019年26.6%,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年均增幅均在10%以内,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加3.4个百分点。
在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上,抓住“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等契机,推进医院内部和部门间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2018、2019连续两年推出“看病少排队”等20项改革举措,2020年持续优化就医环境,推出15项便民惠民举措。城市医院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79%、71%,高峰时段平均排队时间缩短到2.7分钟,平均住院日从8.6天下降到6.9天,“出生一件事”让十万多个新生儿家庭实现出生证、户口本、医保卡、社保卡“一次不用跑”。
(图文资料来源:“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医改场实录全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