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才能不做“小糖人”
2019IDF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全球平均增长率为51%,目前有4.63亿糖尿病患者,按照增长趋势到2045年全球将有7亿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人数,中国排名第一,总人数约为1.164亿人,另外,中国同时也是老年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3550万,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加到5430万,到2045年更是可能会增长到7810万。在2019年,大约有420万成人(20-79岁)因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死亡,其中女性230万,男性190万,相当于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是致盲、截肢、心脏病、肾脏衰竭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①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②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①年龄≥40岁
②超重与肥胖
③高血压
④血脂异常
⑤静坐生活方式
⑥糖尿病家族史
⑦妊娠糖尿病史
⑧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糖尿病分型
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4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②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④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⑤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与芬兰的DPS研究和美国的DDP研究共同被誉为“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上述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尽可能延缓发病,原则上,专家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积极参与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缺一不可。
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