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了么办?赶快“喊警察”撒!
下楼梯时踩空
跑步时踩到小石子
突然一个不留神没站稳
都可能崴到脚
但这时总会有人说
没事儿
不用管,转转脚脖子就好了
很多人都觉得崴脚就不是个事儿
殊不知时间一长
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也就是我们说的习惯性崴脚
崴脚了该如何正确处理?
我们来听听“协和梅西”怎么说!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协
和
幕
课
2020首届云科普暨第四届微信科普大赛
二等奖作品
骨科
《脚崴了该如何处理?》
参赛人员:欧阳柳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图文版更精彩哟
▼▼▼
❶ 崴脚后回家热敷×
热敷只会增加扭伤部位的出血,加重肿胀和疼痛。
❷ 家里有红花油,抹点儿×
无论是红花油、活络油还是正骨水,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同热敷一样,在扭伤早期使用可能加重出血,导致瘀血扩散、组织水肿加重。
❸ 找“高人”揉一揉×
崴脚后有时会伤到骨头和韧带,贸然活动会加重损伤,早期保护性制动更靠谱。
❹ 感觉好点了继续运动×
崴脚后如果过早活动会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导致关节酸胀疼迁延不愈,形成慢性损伤,也增加了以后崴脚的风险,“习惯性崴脚”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如果扭伤后足踝立即肿胀,并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感觉关节明显脱位(肉眼看到和好脚不一样的形状),那么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韧带损伤,甚至是骨折或关节脱位,要尽快到医院处理。
P(Protection,保护):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保护受伤的部位,不要对受伤部位造成二次损伤。可用弹力绷带保持踝关节于轻度外翻位。
OL(Optimum Loading,合适的负重):扭伤后的第2-3天,如果肿痛不明显,可以在护具的保护下踩地负重,开始康复训练。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以保护好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I(Ice,冰敷。24-48小时内冰敷,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冰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但这绝不意味着冰敷时间越长越好。一般单次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两次间隔至少2小时。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肢体的肿胀、缺血。
E(Elevation,抬高患肢):将患肢抬至高于心脏位置增加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适当的康复锻炼能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减少损伤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康复训练的前提条件是受伤部位的发红、变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以后,否则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康复锻炼的难点,并不是知道动作怎么做,而是何时开始锻炼以及用多大的强度锻炼,才能避免不恰当锻炼带来进一步损伤。而这两点,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来决定和指导。
还是和以往一样
我们比你更关心你的健康!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骨科 湖北之声
编辑制作:彭锦弦
审稿: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