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小伙杭州地铁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救命神器”+“冰冻”大脑,救回来了!

2020
11/16

+
分享
评论
邵逸夫医院
A-
A+

前段时间,杭州刚刚为AED立法,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约10分钟除颤4次后,23岁小伙子小俞(化名)被救了回来。

“他现在能说话能走路,记忆也没受影响,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我们真是从惊吓到惊喜。”小俞的父亲老俞说。

“他在地铁上突发昏迷,大脑缺氧这么久,还能被抢救回来,而且能恢复到正常意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四楼ICU朱涛主任医师感慨道。


在地铁里,他突然倒地


小俞是河北人,在杭州工作,11月1日下午四点多,他乘坐开往下沙方向的地铁1号线陪女朋友去上班,行至客运中心站到下沙西站中间时,小俞突然昏迷倒地。

“我当时是站着的,地铁里人挺多,没有任何征兆,我就昏过去了。”小俞说,事发前他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之后发生的事,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后来听我女朋友说,我先是身体在左右摇晃,然后突然就栽倒在地了。”

小俞倒地后,车上的乘客按下了车厢里紧急呼叫按钮,行车调度电话立即通知了下沙西正在值班的陈玲站长,瘦小的她立即带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急救箱,赶到地铁站台等待病人的到来。

到站台后,四位经过急救技能培训的地铁站工作人员迅速分工抢救,拨打120,这期间,经过胸外按压和4次除颤后,小俞呼吸心跳逐渐恢复,但仍处于昏迷状态。

随后,小俞被赶到的120送往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冰冻”大脑

他从死亡线被拉回


“患者刚来时,仅有微弱的呼吸和心跳,心跳骤停以后持续昏迷,心脏骤停的原因不明,长时间的心跳停跳会对大脑造成缺氧,时间久了会有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个年轻人永远醒不了。” 接诊小俞的ICU医生王长亮说。

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医院急诊科的刘艳波医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抢救,建立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的多学科紧急会诊团队。

“一定要争取把这个年轻的生命救活,而且要争取救醒过来。”朱涛主任说。

重症监护病房立即对小俞进行目标体温管理,保护脑组织。

“我们采用了心脏停搏后的目标体温管理,也就是经常说的亚低温治疗。”王长亮解释,简单来说,就是给小俞病床上铺上冰毯,头部带上冰帽。

这相当于把已经缺氧受损的病人大脑放进“冰箱”里:“冷冻”治疗24~48小时,严格控制体温在32~36摄氏度,再经过科学的缓慢的复温恢复正常体温的过程。

亚低温治疗,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一种神经保护治疗手段。

“心跳停止后,心脏就失去了供血功能,这个时候身体的各个脏器都会出现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缺血时间久了,会有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很多病人被抢救过来后,但是大脑已经被损伤,成为了植物人。”王长亮说,小俞被送到医院前,经过4次除颤,这意味着,他心跳呼吸骤停的时间大约有10分钟,大脑损伤是比较厉害的,“所以我们决定尽早选择亚低温治疗,保护他的脑功能。”  

事实证明,这样的抢救非常及时。48小时后,小俞醒了过来。

“我11月2日一早坐飞机到杭州的,下午进到ICU,看到他插着管子、呼吸机。监护室里的第四天,他已经完全清醒了,有记忆,能认出我来,还叫了:‘爸爸”这声“爸爸”让老俞长出一口气,“刚接到他出事的电话时,我腿都软了。

11月9日,小俞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11月12日,我们见到他时,他还有些虚弱,坐在轮椅上,但已经安全恢复了意识,可以说话、交流。

小俞的爸爸推着他去检查


救命的AED

为医生赢得时间


只有23岁的小俞,为什么会突然心跳骤停呢?

身高180多公分的小俞,体重只有130斤左右,看起来,比较瘦。

据老俞说,儿子的身体一向很好,平时会打篮球,在家有能干体力活。小俞也说,自己平时没感觉到什么异常,也从来没有心慌胸闷过。

“他就是爱熬夜,晚上睡得很迟。”老俞说,儿子的生活习惯不好。

“我是比较晚睡,基本12点多到一点,有时会打游戏,有时是下班回来,遛遛家里的狗,管管猫,睡得就比较迟了。“小俞说。

“我们给他做了心脏方面的检查,目前初步判定他有心脏基础疾病,心超提示存在心肌致密化不全,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比较隐匿,不太容易发现。”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医生林建伟副主任医师说,他们还在做进一步的排查,如果确诊,那么小俞这次心脏骤停可能就是和这种心脏疾病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种诱因。”

“一般心脏骤停的病人,即使被抢救过来,也很容易成为植物人。这位患者之所以能抢救成功,AED发挥了很关键作用,如果除颤不及时,患者即便被送到医院,也未必能恢复这么好。一旦有人心脏呼吸骤停,AED使用得越快越好。” 朱涛主任说,公共场所配置AED真的非常重要。

 

邵逸夫医院护士演示AED

前段时间,杭州刚刚为AED立法,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有心的王长亮医生前几天,还特意到下沙西站找到值班的陈玲站长,询问当时的情况,“她说她当时也很紧张,这也是她第一次使用AED,但因为他们都受过培训,所以抢救很及时,也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心脏骤停,AED,地铁,神器,大脑,突发,杭州,呼吸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