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信偏方引发脑梗险丢命,治疗脑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吗?
偏方治病,流传已久。
一生病,首先想到偏方的人一茬接一茬,
凭主观意识判定、自己上网找、亲朋好友介绍、“江湖医生”推荐
。。。。。。
并对此深信不疑!
【三博病例】
47 岁张先生(化名),一年前出现头晕头疼,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的症状,亲戚听说他的症状后,认为是脑供血不足,只是个小问题,不碍事,随后给他推荐了自用偏方和保健品。
张先生一天不落的按照亲戚嘱咐治疗,结果病情还是加重,晕的站不住,伴有呕吐感,随后去医院,做了CT,确诊为脑梗。
实际上,有很多常见的“偏方”不仅不能治病,还有危险。
什么是偏方?
所谓偏方,大多指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上市出售,或不是正统的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也不见历代的药学典籍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也经常被称为土方、便方、验方等。
在西医还没有诞生之前,中国和外国一样都是采用经验主义,通过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作比较,一点点总结出经验来,也就是中国人的“方子”了。
概括而说,就是通过生活经验去发现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被收集整理成文字或者口口相传下来,变成了偏方。
但有问题在于,这些流传下来的“方子”几经流传,往往存在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弊端,而且地域不同,植被种类不同,产生的疾病也不同,贸然使用偏方,必然会存在安全、健康隐患。
为什么对偏方深信不疑?
1、神秘,来自东方的神奇药方
很多掌握民间偏方的人,从来不会向患者透露关于偏方的任何信息,通常只会说这个偏方有多神奇,疗效多好,治好过多少人等等。
2、人情互助,TA总不能骗我吧
中国是人情社会,对人情尤其看重。有个头疼脑热的,什么张医生、王专家说的都不顶用,但二舅妈说的就不一样了,因为她总不会骗我吧。
3、走投无路,只能剑走偏锋
一方面,因为无法承担医疗费用,所以只能剑走偏锋,寄希望于偏方上,去寻找价格比较低廉的民间偏方;
另一方面,有些疾病到了无法医治的时候,偏方就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马当活马医,也不管什么法子,试一试还有希望,不试就只能等死了。
治疗脑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吗?
脑供血不足,顾名思义,就是脑部某一局部血液供应不足,高发于老年人。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80岁以上老人中,脑供血不足者占80%,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脑供血不足可引起脑功能障碍,很多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引起脑梗,甚至痴呆,危害极大。
脑供血不足自我检查诊断
感觉功能障碍
常表现为面部、唇舌以及一侧肢体麻木或异物感。
也可能出现眩晕、视物不清甚至失明,或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现象。
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拿不稳东西、运动不灵活等症状。
肢体痉挛或跳动。
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表现。
精神意识障碍
出现头晕、昏昏沉沉、嗜睡或失眠等精神状况,
记忆力减退,甚至短暂性的意识丧失或智力减退。
性格变化,如:原来孤僻、沉默寡言的人变得爱说话、急躁等。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且持续2个月以上,应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脑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确诊。
昆明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永力介绍: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没有民间偏方,任何偏方和保健品都是不可取的。
脑供血不足一般由长期3高、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心脏疾病、低血压、颈椎疾病等导致的脑缺血。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张院长建议需要去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口服药物治疗,用药谨遵医嘱,切勿随便停药和增减剂量,同时可以配合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
平时要保持良好心态,戒烟戒酒,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并且要定期复查。
小 结
经过多年的医疗技术发展,基本上大大小小的病都可以在医院里得到救治,所以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前往医院寻求正规的治疗。
毕竟目前医院里使用的所有医疗技术、药物都是经过科学验证,国家审批的,总是要比偏方来得安全可信的。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到院咨询医生。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