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重大发现!老年痴呆症有可能提前20年被筛查出来,真有这么回事

2020-11-13   希玛眼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阿兹海默症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家们日以继夜的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个疾病的!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你知道吗?全世界,每3秒钟,就会增加1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65岁以上,患病几率为5%;80岁的老人,患病率上升到10%;到90岁,发病率到了惊人的50%。

这意味着,在百岁人生的时代,超过一半人,都要面对阿尔兹海默症的问题。早期的阿兹海默症很难发现,等到患者家属意识到患者老年痴呆了,就已经阿兹海默症中晚期了。


很遗憾的是:老年痴呆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无药可医,记忆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都会逐渐丧失,大脑中的记忆就像被“橡皮擦”擦掉一样,还会出现幻觉、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各种无法想象的事……只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老年痴呆的潜伏期很长,可长达10-20年,早发现早治疗,就有可能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以往,确诊阿兹海默症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症状观察:1、通过观察大约有6个月明显的记忆衰退的情况;2、忘记了很明显的一些场景的记忆,提醒后或者再现也无法唤醒这些场景的记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断片了;3、由于这些场景的断片,可能影响到患者的一些生活能力或者对某些人出现彻底的遗忘现象。二是通过检查来支撑基本判断:1、颞中回萎缩;2、异常的脑脊液生物标记;3、PET功能神经影像的特异性成像;4、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AD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但是呢,这些检查都比较费时费力,还有一定的损伤性。而且只对于后期的老年性痴呆检测有临床意义,而很难筛查到患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



最近!科学家们有新发现!用蔡司最新推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也就是医生称之为OCTA的眼底检查,就可以无痛无创地筛查出阿兹海默症!



最近,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研究人员《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杂志上刊登了关于这个技术的文章,证实了非侵入性成像技术是如何快速检测到人视网膜的变化,从而可以反映受试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病情的发展情况。

OCTA可检测眼后部微小血管的变化或恶化情况,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视网膜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



OCTA/如何检测初期的阿兹海默症?

杜克大学眼科学教授 SharonFekrat 其团队的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的视网膜血管存在不同且具有特异性的改变。

通过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扫描了39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7名MCI患者和133名健康参与者进行眼底照片对照。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刊登在杂志上的对比图片: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的 3×3mm OCTA 扫描

(来源:RetinalMicr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的 6×6mm OCTA 扫描(来源:Retinal Microvascular and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左眼黄斑的OCT图像的神经节细胞分析(来源:Retinal Micr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OCTA 扫描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和 MCI 组相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存在微小的视网膜血管损伤——表面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VD)和灌注密度(PD)降低,而视网膜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GC-IPL)层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也比对照组要薄得多。

眼部神经与血管是大脑的延伸,所以从眼底血管的微小变化就能判断出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在大脑中的变化趋势,持续研究就能发现他们彼此的规律。因此,新的非损伤性检查对判断前期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问题,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另外,既往研究发现颅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特征之一,目前多通过头颅PET扫描Aβ斑块来确诊AD。

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团队近期在JCI Insight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D患者的视网膜也存在与颅内Aβ斑块沉积相同的斑块,而且视网膜上的斑块数量与颅内特定区域发现的数量呈相关性,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几年便可以在视网膜上检测到Aβ斑块的沉积。


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姜黄素荧光法,通过改装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分析16个AD患者视网膜中的Aβ斑块的数量、位置和荧光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视网膜沉积物(Aβ斑块)通常与血管伴行,多发生于视网膜上象限周边部,且与神经纤维的缺失相关。

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还证实了视网膜中的Aβ斑块和大脑中的Aβ斑块之间存在相关性。TEM显示视网膜Aβ斑块结构呈类纤维样。通过计算机程序分析视网膜淀粉样蛋白指数(retinal amyloid index,RAI),RAI评分分析显示A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1倍(P = 0.0031)。

注:TEM扫描图像:姜黄素荧光法显示AD患者视网膜中的Aβ斑块。高荧光所示即为Aβ斑块。


注:高清OCT扫描图像显示:Aβ斑块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上方,RPE层和Bruch膜完整。


也就是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眼底扫描,就快速地检测出是否患有阿兹海默症,且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前20年(极早期)就可做出诊断。

阿兹海默症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家们日以继夜的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个疾病的!




内容参考


[1]《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杂志

[2]《JCI Insight》杂志

[3]国际眼科时讯,《重大突破!简单的眼底检查就能预知20年后你会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

--END--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症,视网膜,筛查,眼底#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