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呢?
心脏就像一个不停收缩的泵,通过收缩把血从动脉挤入肺部(肺动脉)或者身体(主动脉),之后通过舒张再从静脉系统(肺静脉,腔静脉)把血液回到心脏。
心脏瓣膜,实际上就是心脏的入口和出口处的单向阀门,其作用是保持血流的单向流动。心脏有四个瓣膜,分别处于左心室的入口(二尖瓣)和出口(主动脉瓣),以及右心室的入口(三尖瓣)和出口(肺动脉瓣)。
在心脏收缩时,两个心室的出口瓣膜打开,而入口瓣膜关闭;心脏完成收缩进入舒张时,出口的瓣膜关闭,入口的瓣膜则打开。心室和瓣膜的协同作用使得血液能在血管内呈单向流动。
瓣膜由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等几部分组成,瓣环是位于心房和心室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为瓣环为附着部。
腱索是连接于瓣叶和乳头肌之间的条索状胶原纤维组织,表面有完整的心内膜覆盖。乳头肌为起始于心室壁的乳状状心室肌。
如果心脏的这些单向阀门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出了问题,不能很好地执行单向阀门的作用,就会造成血流动力学功能的损害。
瓣膜病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狭窄,“门”开不全,导致血流不畅;一种是关闭不全,“门”关不拢,导致血液倒流。这两种病变均会造成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心脏衰竭。
那么,得了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呢?
1、药物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吃药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根治。一般选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凝剂等,选择哪种药物因人而异。
2、手术治疗:
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心脏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传统的瓣膜手术须在前胸正中纵行切开20~30厘米长的刀口,并锯开胸骨,直视下进行。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恢复慢,同时需要纵劈胸骨,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高龄高危患者,很难耐受。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快速发展,微创瓣膜手术越来越成熟,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病痛轻、出血少、对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
3、介入治疗:
对于主动脉狭窄患者,可以采用一种“极微创”无切口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该手术不用开胸,不需体外循环,采用微创技术,只需股动脉皮肤上一个小切口就能解决心脏瓣膜病。手术时间在一小时内,大大加速了患者的恢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