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微创换门效果好

2020
12/09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得了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呢?

心脏就像一个不停收缩的泵,通过收缩把血从动脉挤入肺部(肺动脉)或者身体(主动脉),之后通过舒张再从静脉系统(肺静脉,腔静脉)把血液回到心脏。

心脏瓣膜,实际上就是心脏的入口和出口处的单向阀门,其作用是保持血流的单向流动。心脏有四个瓣膜,分别处于左心室的入口(二尖瓣)和出口(主动脉瓣),以及右心室的入口(三尖瓣)和出口(肺动脉瓣)。

在心脏收缩时,两个心室的出口瓣膜打开,而入口瓣膜关闭;心脏完成收缩进入舒张时,出口的瓣膜关闭,入口的瓣膜则打开。心室和瓣膜的协同作用使得血液能在血管内呈单向流动。

瓣膜由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等几部分组成,瓣环是位于心房和心室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为瓣环为附着部。

腱索是连接于瓣叶和乳头肌之间的条索状胶原纤维组织,表面有完整的心内膜覆盖。乳头肌为起始于心室壁的乳状状心室肌。

如果心脏的这些单向阀门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出了问题,不能很好地执行单向阀门的作用,就会造成血流动力学功能的损害。

瓣膜病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狭窄,“门”开不全,导致血流不畅;一种是关闭不全,“门”关不拢,导致血液倒流。这两种病变均会造成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心脏衰竭。

那么,得了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呢?

1、药物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吃药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根治。一般选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凝剂等,选择哪种药物因人而异。
2、手术治疗:

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心脏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传统的瓣膜手术须在前胸正中纵行切开20~30厘米长的刀口,并锯开胸骨,直视下进行。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恢复慢,同时需要纵劈胸骨,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高龄高危患者,很难耐受。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快速发展,微创瓣膜手术越来越成熟,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病痛轻、出血少、对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
3、介入治疗:

对于主动脉狭窄患者,可以采用一种“极微创”无切口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该手术不用开胸,不需体外循环,采用微创技术,只需股动脉皮肤上一个小切口就能解决心脏瓣膜病。手术时间在一小时内,大大加速了患者的恢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瓣膜,微创,心脏,患者,主动脉,瓣环,乳头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