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性肝移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应用与评价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年4月第43卷第4期 顾劲扬等
肝移植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一种有效的手段,因 其可同时清除肿瘤病灶和肝硬化背景,对于符合标准 的患者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70%,复发率低于 10%…。然而,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造成无数肝癌 患者在等待过程中丧失了手术时机。因此,部分肝切 除成为代偿性肝硬化继发早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 途径,5年总生存率与肝移植相当旧J,但术后复发风 险高达70%口j。2000年,Majno等H1首先提出了补 救性肝移植(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的概念,即符合Mlian标准、肝功能良好的肝癌患者一期 采取肝切除治疗,复发后仍符合Milan标准或肝衰竭时行二期肝移植,结果26%的患者因未发生肝癌复 发及肝功能失代偿而避免接受肝移植,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供肝紧张的现状。目前医学界对于SLT尚存在 诸多争议,本文拟对几个关键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1、补救性肝移植的安全性
与一期肝移植(Prim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PLT)相比,SLT患者一般均接受过1次以上肝癌切 除,更有甚者移植前还接受过多次射频消融或经导管 肝动脉化疗栓塞等辅助治疗,右上腹腔粘连严重,肝 门部解剖异常,加之多数SLT患者已伴有严重肝硬 化、门静脉高压,含有曲张血管的网膜组织与周围腹 腔脏器粘连致密,分离时出血明显增多,手术时间相 应延长,理论上一定程度增加了SLT手术难度和手 术风险。Adam等bo曾报道17例SLT患者与PLT组 相比,手术病死率(28.6%掷2.1%)、术中平均输血 量(20.7 U傩10.5 U),术后肿瘤复发率(54%粥18%)、5年总体生存率(41%傩61%)、无瘤生存率 (29%粥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 此提出即使肿瘤可以切除仍提倡PLT作为治疗肝癌 伴肝硬化的理想选择。随着近年来肝移植技术的不 断进步与成熟,SLT的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幅下 降,多数文献报道表明SLT与PLT同样是一种安全 可靠的手术方式。6{J。Vennarecci等∞1报道9例SLT 患者,手术病死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ICU滞留 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与37例PLT 患者相近。Wu等¨o报道尽管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 手术时间SLT组高于PLT组,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肿瘤复发率、患者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国内一项Meta分析通过对 7项研究评估后发现,两组间仅失血量有差异,因此 提出在当前供体严重短缺的环境下,SLT是复发性肝 癌患者的一种可接受的治疗方式旧J。新近有研究应 用一期腔镜肝切除成功缩短了SLT手术时间,减少 了出血量和输血量,故推荐对于未来计划施行SLT 的患者一期应首选腔镜肝切除。9。1…。笔者认为,只要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手术史和影像学资料,术中耐心、 细致操作,SLT治疗复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的治疗 途径。
2、补救性肝移植的有效性
目前有关SLT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不尽 完全相同。Moon等¨1。比较了169例肝细胞癌一期 活体肝移植患者和17例补救性活体肝移植患者,单 变量分析发现镜下血管侵犯、肝内转移、Edmonson— Steiner病理分级和补救性活体肝移植与患者生存预 后不佳显著相关,但多元分析提示一期和补救性活体 肝移植对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有学者选取了复发性肝癌后仍符合Milan标准的74例患者,分别采用再次肝切除、SLT和射频消融治疗,经 MELD评分校正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8%和 1 1.4%,因此推测SLT是一种针对复发性肝癌患者 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无法再次肝切除时应作为一种考 虑手段¨2I。N 7Kontchou等。1 3。观察了21例一期射频 消融肿瘤复发后再行SLT的疗效,研究终点时未见 一例肿瘤复发,另外43例未移植患者中12例死于肿 瘤进展,故作者认为射频消融复发后SLT患者生存 率理想,在现有器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至少等同于 PLT。Hu等。14 o研究了SLT前肝切次数对生存率的影 响,结果发现5l例仅行一次肝切组与8例多次肝切 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相近。在此基础上, Hu等‘1纠又按照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时间1年以上 和1年以内分别进行观察,其1、3、5年总体生存率分 别为81%、45%、45%和47%、2l%、21%,两组间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的无瘤生存率两组 接近;统计分析显示大血管侵犯、最大肿瘤直径、距离 初次肝切除复发时间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 素。最近,法国学者比较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前肝 移植和复发后肝移植即SLT之间的差异,发现5年总 体生存率前者显著优于后者(84.6%VS 74.8%,P= 0.017),进一步多元分析发现仅补救性治疗策略是 患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由此可见,肝切除术后尽 早开展移植手术有望使得肝癌患者得到更大的生存 获益。
3、补救性肝移植的移植标准
迄今为止,尚缺乏对复发性肝癌患者行SLT的 移植标准,近年来不同移植中心开始将肝细胞癌肝移 植的适应证应用到SLT,试图不断扩大SLT的手术适 应证。Kim等。"o比较了2005—2007年施行的SLT 和PLT患者,两组总体生存率基本接近,特别是符合 Milan标准的患者差异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89),至观察终点时未出现肿瘤复发。Liu等¨副首 次观察了符合UCSF标准的复发性肝癌患者行SLT 的疗效,尽管39例SL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高于180例PIJT组患者,但二者围手术期病死率、术 后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 生存率亦未见明显差异,从而推荐符合UCSF标准的 复发性肝癌患者可行SLT并能获得与PIT相似的治 疗效果。Hu等019]回顾分析了2004—2012年开展的 53例SLT患者,其中16例符合Milan标准,14例符 合杭州标准,剩余23例超杭州标准。杭州标准细l、 3年总体生存率均为70.1%,与Milan标准组 93.8%、62.1%接近(P=0.58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51.9%、51.9%和85.6%、64.2%(P=0.054),Cox回归分析示杭州标准和最大肿瘤直径是影响总体生 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最大肿瘤直径是影响无瘤生 存率的唯一预测因素,从而得出结论杭J,i1标准可以安 全扩大SLT的移植适应人群。最近,Zhang等_20o回 顾性分析了单中心2000—2011年因肝细胞癌行肝移 植的患者共计1554例,包括1392例PI』患者和 162例SLT患者,后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前组(P= 0.03),亚组分析显示符合Milan标准的两组移植物 生存率无明显差异,Cox回归分析发现MELD评分、 Milan/UCSF标准是影响移植物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 素,可有效预测P1月和SLT预后,因此,认为符合 Milan标准的复发性肝癌患者行SLT可获得良好的预 后。当前,医学界对于SLT的移植标准尚未达成一 致意见,尚有赖于设计更为严格、样本量更大的前瞻 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4、结语
对于复发性肝癌补救性肝移植的研究尚属于起 步阶段,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现有研究均获 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我国是一个肝癌大国,补救性肝移植在器官严重短缺的当下具有现实意义,不 仅挽救了一批由于肿瘤进展或转移而失去移植机会 的患者,还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 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重要信息,对于微血管浸 润或中低分化的患者更应考虑在复发前移植以提高 疗效。总而言之,如何缓解供肝紧张的局面、更为合 理的分配供肝资源、使得每一位肝癌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是今后长期探讨的课题。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